我国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态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报告摘要
我国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态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报告摘要
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协调指导小组办公室
2008年3月19日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明确要求。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是落实这一战略要求的具体行动。六部门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协调指导小组成立以来,各部门协同推进,使我国产学研结合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为进一步围绕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确立、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做好产学研结合的推进工作,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步伐,协调指导小组办公室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我国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态势、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结合的基本措施,现简要汇报如下。
  一、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态势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有关精神指导下,产学研结合在突破重大技术瓶颈、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三峡工程、青藏铁路、“神舟”飞船等一系列重大工程的成功都是产学研结合的成功典范。全国科技大会要求把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使产学研结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要求,各部门、各地方积极采取措施推动产学研结合。财政部研究制定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有关财税政策;教育部深入推进部省产学研合作,鼓励大学的科研成果向企业和地方转移;国务院国资委积极推动中央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全国总工会推动企业建设创新文化,促进产学研结合;国家开发银行运用政策性贷款支持产学研结合;科技部与有关部门联合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引导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探索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方式。广东、四川等十多个省市从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迫切要求出发,采取有力措施鼓励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广大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从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积极实践产学研结合的各种有效模式。产学研结合的内容不断丰富,组织模式不断创新,结合层次不断提高,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
  1、产学研结合的政策环境逐步完善
  一是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和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法规,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等;二是《规划纲要》提出要制定支持产学研结合的政策措施,如支持产学研联合开展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三是政府科技资源配置开始向支持产学研结合的方向倾斜,如“十一五”期间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把产学研结合作为计划实施的重要方式;四是各地方积极制定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有关政策措施。如江苏省设立了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来推动产学研结合;广东省发布产学研结合发展规划,设立了省部产学研结合专项资金等。
  2、产学研结合日益成为各创新主体的内在需求
  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竞争压力,必须依靠大学和科研机构解决发展中的技术支撑问题。大学和科研机构在改革中进一步认识到教学、科研与国民经济的关系,从产业发展中选择研究方向,验证研发成就的需求日益强烈。大学和科研机构拥有大量应用技术成果,但在资金、中试设施等方面,不具备成果转化的条件,迫切需要加强与企业的结合。同时,大学和科研机构只有与实际相结合,才能培养出适应国民经济建设所需要的人才。
  3、市场机制在产学研结合中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突出,已成为驱动产学研结合的关键力量。越来越多的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从自身发展要求出发,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选择合作伙伴,签订合作协议,协商利益分配。如钢铁循环流程、农机装备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就是适应产业发展要求产学研主动结合的结果。联盟成员根据共同发展需求进行酝酿,自主选择加入,通过市场规则签订契约,明确责任分工和利益分配。此外绍兴纺织技术战略联盟等也都是企业根据发展需求自主谈判、签约、出资的结果。
  4、产学研结合开始着眼于构建产业技术创新链
  一是在产业领域内以构建产业技术创新链为目标的产学研合作开始出现,如由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清华大学等10家单位组成的新一代煤化工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二是跨行业、跨领域集成创新的产学研合作开始出现,如由一汽、奇瑞、吉利、西南铝等12家单位组成的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三是围绕产业新兴技术及标准的研发与应用开展产学研结合,如长风开放标准软件联盟、TD-SCDMA联盟等。
  5、产学研结合形式呈现多样化
  一是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如共同举办论坛、研讨会、成果展示会、洽谈会等。二是开展项目合作,包括企业委托研发、科研单位技术转移以及产学研联合攻关等项目。三是共建科研基地,包括共建联合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四是组建研发实体。通过共同出资或技术入股的形式组建研发公司,进行技术开发和产业化。五是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有行业层面的,也有区域层面的;还有跨行业、跨区域的合作。
  二、当前产学研结合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学研结合的组织形式不适应产业技术重大创新的需要
  产业技术重大创新投入高、风险大,系统性和复杂性大大增加,要求参与单位之间形成持续稳定的合作关系,而目前的产学研结合组织形式难以适应这一要求。一是以单元项目为载体的合作关系多,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需求建立的持续性合作关系少。多数合作以企业向大学、研究机构一对一地委托项目,大学、研究机构组建临时性项目组的形式进行。二是合作的组织形式松散。意向性的合作协议多,责权利界定模糊,合作关系缺乏法律约束力,合同文本可执行性差,缺乏保障持续性合作关系的组织机制。
  2、产学研结合缺少产业技术层面的战略合作
一是合作目标短期化。多数产学研结合只针对3年甚至更短时间以内的技术问题,缺乏围绕产业技术重大创新的合作内容,缺乏中长期的合作创新目标。很多合作以学术交流和信息沟通为目标,实质性合作不够,围绕产业技术创新关键问题建立持续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就更加不足。二是集成创新合作少。产学研合作多为解决企业的单元技术问题,针对产品及成套技术开发甚至技术路线创新所需的多元和复杂技术创新合作相对较少,面向产业长远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创新所需的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的产学研合作就更加不足。
  3、产学研结合利益保障机制不健全
  一是共同投入、成果分享、风险分担的机制不健全。因投入不到位而使合作难以为继的情况时有发生。对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收益等合作成果的分享缺乏明确可操作的约定,对可能存在的技术、市场、管理等风险预先估计不足。二是合作协议对责、权、利界定不清,缺乏法律约束力。三是协议履行的社会监管存在疏漏。当前,社会信用体系有待完善,人们的履约守约意识淡薄,法制不健全,监管不到位,失信成本低,维权成本高。
  4、政府在产学研结合中发挥引导作用不够
  一是引导产学研结合的政策环境有待完善。除了“四技”服务、技术转让收入减免税政策外,产学研结合没有明确的促进政策;《规划纲要》配套政策提出的促进产学研结合政策实施细则有待制定。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涌现出了一些新的组织模式,亟需政府的宏观管理方式作出相应的调整。二是促进产学研结合的公共技术平台和服务体系有待健全。服务于产学研结合的信息渠道分散,信息网络不畅通;促进产学研结合的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科技中介促进产学研结合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三是政府资源配置对产学研结合的引导作用有待加强。有关的科技计划管理办法对支持产学研结合有原则规定,但引导力度不够。对政府重点支持的产学研结合形式缺乏导向性的审核标准,支持的条件不明确,“贴牌”产学研现象较多。对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的产学研结合缺乏明确导向。四是引导产学研结合的评价激励机制有待完善。大学、科研机构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教学和成果转化人员的评价标准“一刀切”,以学术理论水平和论文发表为主,缺乏合理的分类管理与导向,制约了应用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人员参与产学研结合的积极性和持续性。
  5、产学研结合缺乏系统稳定的金融支持
  多数的产学研结合项目具有高风险、缺乏抵质押物等特点,无法满足金融机构风险防范的需要,致使产学研结合项目从基础性研究、中试到产业化各个环节都存在金融支持不足的问题。近年来,银行等金融机构虽然创新业务模式,尝试采用知识产权质押等方式支持产学研结合项目,但由于内部风险控制的约束,新业务的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扩大。
  三、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结合的措施
  1.进一步完善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政策环境
  一是鼓励各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鼓励具有持续性、稳定性的组织模式。二是调整和完善对大学和科研机构的评价考核政策,引导其建立鼓励成果转化和产学研合作的内部评价考核体系。三是鼓励和推动企业通过产学研结合建立自己的研发支撑体系。四是适应产学研结合模式的创新需要,完善现行有关管理制度,研究制定有利于产学研结合的金融、财务、税收等管理办法。同时,落实好促进产学研结合的现有政策。
  2.创新产学研结合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
  创新国家科技计划实施方式,选择若干重点领域,以产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以形成国家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企业为主体,开展产业技术创新链建设试点,积极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促进产业技术创新链的形成,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围绕区域支柱产业发展,推动构建区域性产学研战略联盟;推动产学研联合共建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开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及工程化研究等。
  3.加大政府资源配置引导和支持产学研结合的力度
  创新资源配置方式,发挥政府配置资源的导向作用。一是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运用多种投入方式积极引导产学研有机结合。二是发挥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作用,积极探索建立社会化的产学研结合引导基金。三是加强对产学研有效结合的引导,完善产学研结合获取国家项目支持的审核机制。四是对符合要求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委托其组织实施重大产业技术创新项目。五是发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作用,促进产学研结合。
  4.加快建设面向产学研结合的公共技术平台和服务体系
  一是加强产学研合作信息平台建设,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二是加快为成果转化服务的技术支撑平台建设,缩短科研与企业之间的供需距离。三是加快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为产学研结合提供信息开发服务。四是积极发展促进产学研结合的各类专业中介机构,引导其发挥信息沟通、技术评估、法律咨询、组织协调、知识产权服务等中介作用,提高服务水平。五是发挥行业协会的优势,对本行业内的产学研结合加强组织和协调。
  5.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调动地方的积极性
  进一步发挥六部门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协调指导小组的作用,加强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形成政策合力,联合制定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指导意见。共同加强对地方指导,形成上下联动。鼓励地方围绕区域支柱产业发展和创新体系建设,探索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方式。及时总结地方的经验和做法,加大宣传力度,带动产学研结合工作的全面开展。
  6.营造有利于产学研结合的良好社会氛围
  大力宣传产学研结合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相互关系和重要意义,加强国家产学研结合的政策导向宣传。总结产学研结合先进典型,及时推广成功经验和有效模式。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强化契约意识,弘扬合作共赢的创新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