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建设规划》解读

   《“十二五”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建设规划》解读

  ——解读《“十二五”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建设规划》

  “国家重大创新基地是指以实现国家战略目标为宗旨,以促进创新链各个环节紧密衔接、实现重大创新、加速成果转化与扩散为目标,设施先进、人才优秀、运转高效、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新型创新组织。”

  3月1日,科技部、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的《“十二五”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建设规划》(简称《规划》),对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如此刻画。

  建设国家重大创新基地是适应我国发展需求的新举措

  科技部很早就开始关注创新基础能力建设问题。2007年,科技部对如何提高科技自身发展能力进行了专题调研,此后又相继就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布局与管理等问题开展了研究。2009年6月,《科技创新能力及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建设研究》列入“十二五”科技发展专题研究课题。这些成果为《规划》的出台提供了丰厚的智力支持。

  “推进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建设是适应国际竞争环境、国内转型发展要求和科技创新规律的一项新举措。”科技部计划司副司长蔡文沁对记者说。

  他分析指出,当前国际竞争焦点日益从经济社会向科技前移,新科技革命和全球产业变革步伐加快,全球科技创新日益呈现出开放性和系统性的新特点,更加强调创新要素的流动与创新资源的集成配置。我国则正处在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需要有效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探索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模式。

  “虽然我国已经围绕各领域发展需求在创新链各环节布局建立了一大批创新载体,部分创新载体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这些载体大都还是在点上发挥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审视以往的工作,需要在更高的层次汇集科技力量,按照创新发展的要求整合各类科技创新载体。”蔡文沁说。

  关注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很多研究单位与科技部不谋而合。

  近些年,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简称有研总院)一直在寻找新的创新模式和新的价值空间。有研总院院长张少明对记者说:“计划经济条件下,有研总院主要干了两件事,一个是研发了64种有色金属元素的提取工艺,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体系的建立和国防军工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另一个是建立了有色金属工程技术的研发体系。新形势下的有研总院新的价值空间到底在哪?怎样才能在满足国家战略需求,满足市场需求?”

  “有研总院提出的问题很具有代表性。”蔡文沁对记者说,科技创新的复杂性使得创新难度不断加大,同时现在的体制机制又约束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效能的发挥。因此,很多科研机构都希望在既有创新平台上,通过运行和管理制度创新来扩大创新载体的边界和功能,促进跨领域的技术扩散和成果转化,提升创新的效率。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核心是解决三“不”问题

  “调研中,专家们一致认为创新载体之间不协调、创新资源不统筹、创新能力不整合是制约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中国科技成果研究会理事长、《规划》研究专家组成员黎懋明透露。

  据初步统计,目前我国各类国家级创新载体不少于20类,数量超过2500个。但是,这些创新载体尤其是面向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工程化的创新载体,主要是选择优势学科或细分行业建立起来的,强调的是“专”、“精”、“细”。这些创新载体的创新资源缺乏集成,还没有形成高效的协同创新机制。

  “单个创新载体的强势并不能确保整个创新系统有足够高的效率,只有当各创新载体产生广泛的关联和互动时,才能保证系统效率。我国创新载体间的封闭与隔离影响了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的流动,也影响了创新成果的推广和扩散。”蔡文沁说。

  很多数据证明了这一点。比如,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流动人员比例在25%左右,并且主要是在读研究生和博士后,面向外单位的客座研究岗位较少。再如,2008年我国科技论文数达到47.2万篇,居世界第二位,其中SCI收录的就占全球的9.8%。但《2008年WIPO专利报告》显示,我国居民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仅占全球的1.2%-1.5%,与论文在全球的比例反差很大。

  “创新效率不高的原因是什么?是‘封闭’‘重复’‘分散’。”张少明举例说,材料领域全国共有200多家机构,几乎所有的工科类高校都建有材料学院。许多相同或类似的项目,从不同的管理部门中申请经费支持,“经费投入相对分散,一些项目重复研究,研发资源整合不到位,怎么会有很高的创新效率?”

  “《规划》的目标很清楚,就是要有效解决现有创新载体存在的系统封闭、资源分散等问题。”蔡文沁告诉记者,国家重大创新基地通过促进创新链上相关创新载体的纵向和横向集成,充分发挥现有创新载体的优势和能力,推动创新链各环节的紧密合作,加强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快速提升综合创新能力和效率。

  理解国家重大创新基地,需要强调的三个关键词

  什么是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它与过去的创新载体有什么区别?

  蔡文沁指出,认识和把握国家重大创新基地的内涵,需强调几个关键词:一是“国家”,国家重大创新基地是从全局的高度,突出反映国家战略需求,能代表国家最高创新能力,能牵头主持国家重大科技创新活动的新型创新组织。

  二是“重大”,是指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建设要突出长期性、综合性、完整性,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应具备长期可持续的创新能力,综合涵盖多个相关学科领域,具备研发、产业化和技术扩散等全链条的创新能力,通过集聚大量优秀科研人员和先进科研设备设施,跨学科组织实施重大的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

  三是“创新基地”,是指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具有汇聚资源、集聚人才、持续发展的机制,能够源源不断地产出重大成果并扩散应用,同时引领重点领域和行业的科技进步。

  在最初的调研中,专家和科技工作管理者对国家重大创新基地的理解并不一致。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段小华博士参与了《规划》起草的全过程。他告诉记者,有些人认为,现有的带“国字头”的创新载体都代表本领域的顶级水平和能力,应该算是国家重大创新基地,比如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还有人认为,像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样有地域空间的产业化园区才是。经过多次研讨,《规划》起草小组达成共识,国家重大创新基地作为规划中的新型组织,不能与现有创新载体并列分析,它是在国家层面根据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需求综合集成建设的。

  业界广为关注的是,《规划》一经发布,会不会在为数众多的创新载体之外,又全新建立一批冠以“国家级”名头的创新载体。

  蔡文沁指出,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建设不是另起炉灶,从头开始,也不是对现有创新载体的简单翻牌,而是以增量投入带动存量协同,最终实现整体协调发展。因此,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建设是在现有创新载体的基础上,根据创新链和产业链互动发展的需要集成、重建的过程。

  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很难用统一的模式来建设

  “过去在实施不同时期的科技发展规划,在科技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研发实力强的院所、高校、企业整合其内部科技资源,建设了一批在行业有影响力的创新基地。” 黎懋明说。

  那么,如果这些创新载体向上延伸、向下拓展,是不是就可以形成国家重大创新基地?专家组最初在华中科技大学调研时希望找到一家为主、多家参与的建设模式。随着调研的不断深入,他们发现,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创新规律不同,面临的问题也不同,很难用一个模式来统一建设。

  段小华说:“从理论上讲,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应当是整合全创新链的,这样才能让创新成果最终在市场上实现其商业价值。”但在现实中,实现全创新链的整合很难。事实上,根据创新成果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与工程化、产业化等创新链不同环节扩散的特点,集成创新链某一环节或某几个环节上的创新载体也能够形成不同类型的国家重大创新基地。

  最终,经广泛调研和研究,《规划》提出从五个层面建设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基础性、公共性国家重大创新基地、面向重点工程的国家重大创新基地、面向农业的国家重大创新基地、面向新兴产业的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和面向传统产业的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在黎懋明看来,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直接影响力和推动作用的是后四类。

  “基础性、公共性国家重大创新基地更多地体现支撑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更坚实的基础性、公共性平台,具体建设中可能更多的是对现有创新载体实现横向联合。”黎懋明告诉记者。

  集成各类创新载体建设国家重大创新基地的过程中,不同领域内创新载体结合的紧密程度和创新资源的集聚特点也不尽相同。据此,《规划》起草小组归纳出三种建设模式:一家为主、多家共建和联盟组建。

  “联盟只是一个过渡状态,希望能够以联盟为基础,逐步向理事会、多家共建的方向发展,让各成员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段小华说。

  机制创新是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建设的关键

  蔡文沁指出,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建设最关键的就是做好机制创新。只有通过机制创新,将现有创新载体有机衔接,实现创新资源的集成共享和创新要素的流动聚集,才能更好地发挥前期投入建设的各类创新载体的作用,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

  今年5月,有研总院将在北京怀柔建设新的研发和中试基地。此前,有研总院在国际著名管理咨询公司的指导下,制定了新的发展战略,对创新模式进行了探索。“过去,我们的研究人员既要争取项目,又要做研发;既要搞管理,也要跑市场。精力非常分散。结果科研没搞好,产业也没有做大做强。”张少明认为,要建设新的共性技术、前瞻性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平台,怀柔基地要把有研总院的综合优势发挥出来,通过引入市场机制,使研发的界面和目标更加清晰。不再让科研人员承担利润指标,评价他们的标准是研发的成果是否被市场所认可。

  “总体上讲,有研总院属于内部资源整合和运行机制的调整。各部门、各环节之间的利益比较容易协调。但是要对隶属于不同管理部门的创新载体进行协调,这个难度就非常大。”黎懋明认为,统筹协调不同利益主体不能依靠行政手段,而要用市场的机制。

  “过去,有研总院有很多重大创新成果,可是收入很少,研究人员并没有发财。人家说我们是拿着金饭碗要饭吃。”在张少明眼中,未来的有研总院不光要会创造价值,还要能捕获价值和传递价值。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把研发平台、孵化平台和面向市场的公司有机连接起来,形成技术创新的生态系统。“这个连接是通过资本来实现的。创新基地是开放的、市场化的,这样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张少明说,转制院所怎样面向市场走出一条新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有研总院愿意成为“吃螃蟹”的,“希望国家给予引导和支持”。

  作者:科技日报张晶

文章来源:http://www.stdaily.com

  2013年0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