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活跃度评价报告在京发布

  为更好地总结评价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发展情况及成效,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工作联络组(以下简称:联盟试点工作联络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同发展网(以下简称:联盟协发网)、中关村国联产业协同创新发展促进中心(以下简称:国联中心)在科技部七司的指导下,第10次开展2024年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活跃度评价工作,并于2025年4月完成评价工作。评价工作过程中,科技部七司二处万劢同志、黄纯同志分别莅临指导。

  2025年4月23日,《2024年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活跃度评价报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科技部七司二处黄纯同志、联盟试点工作联络组秘书长李新男,联盟协发网秘书长程学忠,国联中心理事长阮军,联盟协发网自律机制建设部部长仲继寿、网员联络部部长吴海华,本次评价中荣获A级联盟的25家联盟以及光明日报、搜狐科技、中国科学报、中国网、中国科技网、人民政协网等媒体记者出席会议。

  受联盟试点工作联络组、联盟协发网的委托,仲继寿部长代表评价专家组发布了《2024年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活跃度评价报告》,报告包括评价工作组织、联盟活跃度情况、指标分析、评价结果及分析、对政府部委相关建议等内容。

  活跃度评价结果显示,活跃度高和较高的联盟共50家,占参评联盟的72.46%,占联盟总数的30.30%。其中,活跃度高的联盟共37家,占参评联盟的53.62%,占联盟总数的22.42%;活跃度较高的联盟共13家,占参评联盟的18.84%,占联盟总数的7.88%;活跃度一般的联盟共18家,占参评联盟的26.09%,占联盟总数的10.91%;不活跃的联盟1家,占参评联盟的1.45%,占联盟总数的0.61%。

  活跃度高的联盟与活跃度较高的联盟中,第一批试点共20家、第二批试点共8家、第三批试点共13家、后续参加试点工作联盟共9家;活跃度一般的联盟、不活跃的联盟中,第一批试点共7家、第二批试点共1家、第三批试点共8家,后续参加试点工作联盟共3家。

  通过对联盟活跃度评价结果分析,以下五点值得重视:秘书处运行规范是联盟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证;组织产业技术创新活动是联盟凝聚各方力量,引领产业发展和升级的重要任务;开展标准化工作是联盟引领行业有序高质量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的现实需求;搭建行业信息交流平台,主动开展对外宣传,是塑造联盟品牌权威性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开放合作、共赢发展是确保联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据悉,自2007年6月科技部启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工作以来,至2013年10月陆续已有三批共146家联盟参与试点。为此科技部于2011年5月成立了联盟试点工作联络组,以指导、总结经验、推进联盟试点工作。2016年4月在科技部创新发展司的指导下,部分骨干试点联盟采用“互联网+”的模式,启动联盟协发网的建设,同年7月以原有试点联盟为基础,在科技部正式成立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同发展网》,积极探索联盟的社会化管理模式。

  据联盟协发网动态信息数据库数据统计,2024年试点联盟在新材料、石化、能源、钢铁、有色金属、汽车、生物产业、电子信息、节能环保、装备制造、物流、船舶、纺织、轻工、农业等领域开展创新项目899项,投入经费总额115.7亿元。其中:联盟自设的自主创新项目280项,投入额7.6亿元;承担各级政府委托项目417项,投入额100.97亿元;承担相关领域企业委托项目202项,投入额7.16亿元;试点联盟参与知识产权共享活动180项;制定国际/国家/行业/地方/团体等技术标准(规范)296项;联盟共建研发平台244个;跨联盟间合作和展览论坛学术会议328次;编制产业创新规划与报告132份。

  发布会上,为获得25家“A级活跃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颁发了荣誉证书,并就新闻媒体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联盟活跃度评价结果已成为科技部等国家相关部委掌握试点联盟运行动态,出台支持联盟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通过组织评价工作和公布评价结果,对联盟规范建设和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促进和示范作用,也为联盟在社会上开展产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了重要的背书。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建议结合“十五五”科技规划的制定,根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科技强国战略布局,研究新时期新形势下联盟发展的目标、定位、任务和措施。报告建议科技部和工信部、发改委等相关部委继续支持联盟规范发展和政策引导;进一步发挥联盟协同创新,围绕产业链构建技术创新链、围绕技术创新链部署产业链,提升国家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建设规范联盟运行发展的综合服务平台。


A级活跃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名单

(2020—2024年连续三个评价期活跃度高)

序号

联盟名称

批次*

1

新一代煤(能源)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102

2

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104

3

TD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105

4

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107

5

半导体照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110

6

WAPI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114

7

闪联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115

8

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118

9

存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119

10

新一代纺织设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124

11

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125

12

木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129

13

集成电路封测产业链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138

14

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154

15

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212

16

光纤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215

17

住宅科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233

18

重点行业减污降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235

19

粉末冶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320

20

智能电网终端用户设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322

21

花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341

22

应急救援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347

23

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353

24

建筑信息模型(BIM)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354

25

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D106

*备注:三位数字中的第一位数字代表该联盟被批准成为科技部试点联盟的批次;第二、三位数字代表该联盟在被批准文件中排列的顺序;D字母开头的是后续参加试点工作联盟。


附件:2024年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活跃度评价报告.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