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14年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要点

  2014年,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化纤联盟”)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超仿棉系列产品、“逸棉”品牌也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在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化纤联盟运行较为平稳。

  一、积极筹办展会,大力提升超仿棉产品市场认知度

  为了有效地推广联盟开发的超仿棉系列化产品,联盟组织超仿棉开发单位积极参加“2014中国国际纺织纱线(春夏)展览会”。展会之前联盟组织各成员单位积极开展了大量样品准备工作,为了充分地展示“逸绵”新一代仿棉聚酯纤维所具有的优异特点和突出的科技含量,“逸绵”新一代聚酯纤维(仿棉)展区在联盟秘书处工作人员的密切配合由专业人员进行设计,面积达165平米, 展示联盟各单位所开发的超仿棉聚酯纤维、纱线等纺织原料,设置商务休闲、运动、家居、职业工装、牛仔五个类别的终端面料及服装产品区域配合纺织原料的推广,以“逸绵”作为超仿棉产品品牌进行整体展示,并配合“中国纤维(逸绵)创意时尚汇”,隆重推出 “逸绵”---“新一代仿棉聚酯纤维及其产品”品牌,通过“逸绵”视频短片、“逸绵”时装T台走秀、“逸绵”时装静态展等形式,诠释纤维融入科技走入生活的和谐与品质。本次展示赢得了广大参会者的关注, “逸绵”品牌得到进一步拓展,提升了仿棉产品的认知度和影响力,让更多的潜在客户认识、了解了仿棉产品,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0月,化纤联盟组织参加了“2014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秋冬)博览会”。化纤联盟以推广“逸绵”品牌为中心,集中展示了“逸绵”旗下“凯泰”、“仪纶”、 “华宏”、“蕊棉”、“百酷棉”、“斯绵”等子品牌,展示的产品包括纤维、纱线、面料、成衣,涉及的应用领域包括商务、休闲、运动、工装、牛仔、家纺等,很多产品受到国内外客商的关注,并有部分产品达成采购意向。本次展会还宣贯了“逸绵”产品标准及“逸绵”吊牌的申请和发放流程,进一步提升了“逸绵”品牌的知名度,达到了预期的宣传效果。

  二、大力开展超仿棉市场推广工作

  2014/2015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围绕“品质与和谐”这一主题,发布了纤之盾、纤之韵、纤之源和纤之魅四个篇章的十大产品。为了让下游产业能够充分了解相关纤维产品的品质、科技含量和内涵,促进上游纤维与下游品牌企业对接。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主办、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办,并与盛泽镇人民政府商定在本年度开展一系列推介交流活动,针对不同的纤维产品组织相应的下游企业对接交流,扩大纤维产品与下游用户的接触面,以达到合作共赢,最终引领消费、创造消费的目的。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联盟内“超仿棉”聚酯纤维开发及生产单位进行了“逸绵”新一代方面聚酯纤维及其纺织品的市场推广,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仪征化纤、鲁泰集团、华宏化纤等企业专家和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并与盛泽地区下游客户进行了丰富的现场互动交流,并展示了联盟开发的系列“逸绵”产品。

  启动实施“逸绵”品牌推广工作,目前已有2家企业正式签订相关合作协议,另外3家企业正在洽谈当中。

  三、“超仿棉合成纤维及其纺织品产业化技术开发”项目通过科技部验收

  2014年7月30日,科技部主持对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的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超仿棉合成纤维及其纺织品产业化技术开发”项目进行了验收,验收会在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纤维新材料产业化技术研发基地召开,科技部高新司刘久贵副司长到会并讲话,高新司材料处李志农处长主持了验收会,验收专家组由13位行业资深技术和管理专家组成。中纺院赵强院长、李鑫副院长、中国化纤工业协会叶永茂顾问、王玉萍秘书长及相关承担单位代表参加了本次项目验收会。

  专家组认为,该项目攻克了超仿棉PET聚酯分子结构设计、高比例改性组分的精确添加与高效分散等十几项技术难题,开发了超仿棉纤维纺纱、织造、染整等后道关键技术,生产出了系列服用和家用纺织品,研究成果对提高常规聚酯纤维的品质和功能,降低生产过程的能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等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对促进纺织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至此,化纤联盟组织的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超仿棉合成纤维及其纺织品产业化技术开发”项目及其四个子课题已全部通过验收化纤联盟通过超仿棉项目的组织实施,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技术开发与市场推广应用紧密结合,积累了产业链协同创新等组织管理经验,同时也为联盟下一阶段的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加强超仿棉市场的标准化与品牌化

  随着超仿棉产品研发及其产业化加快推进,产业链上下游有效合作加快终端产品进入市场,成为当前的关键。要进一步提高逸绵品牌的市场影响力,一方面需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共同努力;另一方面,还必须加强标准制定、质量监督认证、舒适性评价等工作,保障新产品市场推广科学规范化、品牌化,消除消费者的心理障碍,引导消费者理念的转变。有关各方一直致力于超仿棉产品的标准制定、质量监督认证、品牌建设等工作,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有计划、分阶段地开展了一系列工作。首先是形成超仿棉聚酯纤维品牌理念,完成“逸绵”商标注册并在2013年3月中国国际纺织纱线展览会上推出逸绵品牌。与此同时紧紧围绕超仿棉技术产业链发展的需要,开展标准研究工作,多次组织项目承担单位、相关领域的技术专家对超仿棉聚酯纤维及其制品标准体系的构建和标准的制定进行专题研讨,目前已经形成6项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标准,并在2013年10月中国国际纺织纱线展览会上公布。

  目前依据超仿棉聚酯纤维标准,制定了逸绵纤维的认证流程、认证方式,逸绵吊牌的发放原则、流程和管理方法等认证和吊牌工作,正逐步建立超仿棉产品的准入制度,保证新一代仿棉聚酯在市场上的良好信誉度。盛虹集团、徐州斯尔克化纤、厦门泓信等多家企业已经提交认证吊牌申请,相关认证吊牌工作正在开展中。

  五、创新项目工作

  1.开展联盟产业技术路线图(2015年-2020年)制定、联盟技术标准申报工作

  化纤联盟于2010年8月在杭州萧山联盟会议上通过了“新一代聚酯纤维材料技术路线图”,其重点是2010年至2015年的具体技术创新内容。在此基础上,针对2015年至2020年新的技术创新目标,化纤联盟制定新一代化学纤维材料技术路线图(提纲)。新一代化学纤维材料是指实现产业化规模生产的,具有突出的高功能、高品质、低能耗和低排放等特征的化学纤维原料、纤维以及薄膜、工程塑料等重要非纤材料。高功能是指基于分子链结构、凝聚态结构、体系组成、纤维形态等特征的改善而带来的性能/功能的显著提升;高品质是指纤维材料本身性能/功能的均匀性,以及在后道工序和纺织品中,性能/功能的稳定性显著提升;低能耗和低排放是指纤维材料从原料制备、聚合物合成与改性、纤维材料成型、纺织染整到产品的循环再利用整个过程中,能耗、有害物质排放量和废弃物量显著降低。新一代化学纤维的定义尚待规范。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外对纺织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需求逐步扩大,聚酰胺酯纤维产品性能接近棉纤维,部分性能优于棉纤维,可以替代棉纤维和普通的涤纶纤维,其产品市场容量大,附加值高。另一方面可以加快行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规范仿棉产品质量要求,增加其在面料开发中的用量,大幅度提高在高档服用、家纺面料中的用量,一定程度上减少纺织原料对棉纤维的需求,对解决粮棉争地矛盾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作用。化纤联盟组织专家进行了多次讨论,中国化纤工业协会下达了制定聚酰胺酯短纤维协会标准的计划,并牵头组织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研究起草《聚酰胺酯短纤维》协会标准。

  2. 联盟协同创新活动

  【以联盟名义申请和承担科研项目】

  由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东华大学、新会美达等3家联盟成员单位共同承担的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尼龙6功能性纤维制备关键技术”。

  【联盟自设科研项目,由3家以上成员单位合作开展】

  为进一步促进聚酯废水中乙醛和乙二醇回收技术在业界的大力推广,联盟组织成员单位上海聚友化工、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桐昆、华亚、盛虹等成员单位深入开展乙醛回收生产装置建设工作,并在桐昆集团新建80万吨/年的乙醛回收生产线。

  【以联盟名义接受外部委托项目】

  2014年,联盟完成了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超仿棉合成纤维及其纺织品产业化技术开发”成果验收,并承接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委托的技术开发项目“超仿棉成套技术开发”和“超仿棉应用技术开发”,继续深度开展超仿棉成果后续技术开发及市场推广活动,该项目是中国石化总部的“十条龙”重点项目之一,由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中国石化仪征化纤、安徽华茂等成员单位开展了仿棉聚酯聚合技术优化工作,开发出仿棉聚酯纤维新产品,成员单位从改性聚酯切片生产、纺纱、织造、染整等多环节紧密合作,开发出系列化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工装和武警作训服。

  3. 联盟组织的合作创新获奖项目

  【直接纺短纤维在线添加技术研究开发】

  该项成果获得2014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二等奖。化纤联盟自筹研发经费2170万元,该项目解决了添加组分在聚酯熔体中的均匀分散和精确计量的技术难题,研制出高效动态混合器;研制出添加专用母粒;建立了熔体分散性评价方法;形成了直纺在线添加生产功能性差别化纤维的软硬件成套技术。该项目采用大容量直纺装置生产功能性、差别化产品,与现有的切片纺技术相比,减少了多个生产环节,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节能减排;同时加快了行业新产品的开发,有助于行业企业产品的差异化。项目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化纤企业。该项目于2014年在中国石化仪征化纤2.5万吨/年短纤维装置上成功开发出荧光增白纤维等产品,实现了稳定运行,产品性能指标满足后加工需要。

  【可生物降解工程塑料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生产成套技术】

  该项技术获得2014年度中国石油化工联合会科技三等奖。化纤联盟自筹研发经费3000万元,该项目通过在合成工艺、化学反应动力学和装置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得到了可生物降解工程塑料生产的工艺软件包及装备,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解决了由于合成工艺技术和重大研究装置制造技术的限制无法实现万吨级的规模的连续生产的难题,突破了高分子量PBS的合成技术瓶颈,解决了高分子量产品的色相差的难题,为促进可降解工程塑料行业产业化生产。该技术运行成本低,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技术已先后在国内企业安庆和兴、杭州鑫富药业、山东汇盈等建立了多条连续生产线,为企业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利益,促进了可降解工程塑料行业产业化生产。

  六、承担工程院纺织产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建设研究项目

  “纺织产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建设研究专题”是中国工程院承担的重大咨询项目《我国工业领域产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建设研究》的一项子课题,由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承担,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赵强院长为该专题负责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周翔、蒋士成、孙晋良,科技部政策法规司巡视员李新男作为支撑专题研究的咨询专家。

  纺织专题在经过前期素材搜集整理、走访调研、专家论证以及中期汇报等一系列研究基础之上,于2014年6月23日召开课题验收会议,中国工程院干勇副院长、科技部政策法规司巡视员李新男等专家作为验收专家组成员,会议确定了纺织专题修改要点,验收专家组初评得分85.9分。

  根据《关于开展<我国工业领域产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建设研究>项目专题验收工作的通知》,项目办组织专家验收组对24 个专题进行了验收。截至2014 年12 月22 日,共有22 个专题通过专家验收,纺织专题顺利通过验收。依据专家组验收意见,化纤联盟组织纺织专题组召开讨论会议,听取科技部、工程院领导相关建议,组织修改专题报告和专题报告摘要,并按照项目办结题材料要求组织纺织专题做好结题工作。

  七、服务行业组织培训、学术研讨会。

  1. 组织国际学术报告会

  2014年9月2日,应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生物源纤维制造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邀请,东京工业大学鞠谷雄士教授来到中国进行学术交流访问,并作题为“Development of All-thermoplastic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s Utilizing Bicomponent Melt Spinning Process(基于双组分熔融纺丝的所有热塑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开发)”的学术报告。鞠谷雄士教授现任日本纤维学会主席,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教授,曾经担任过日本高分子加工学会副主席、日本纤维科学与技术学会副主席等职位,主要研究领域涵盖高分子加工、纤维与薄膜的结构与性能等研究方面。此次报告会上,鞠谷雄士教授主要围绕皮芯复合纤维作为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其制备过程中皮层组分与芯层组分熔点、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差异对复合纤维性能的影响;此外,介绍了以复合纤维作为增强材料制备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基本概念,以及压塑成型条件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会后,鞠谷雄士教授针对报告中具体问题与科研人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讨论。此次报告会,不仅促进了国际交流合作,同时使科研人员对复合增强材料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对以后工作有指导性意义。

  2014年11月20日下午捷克利贝雷茨技术大学纺织工程系的Jiří Militký教授和Rajesh Mishra副教授应化纤联盟的邀请分别就“服用及产业用防护纺织品”和“气凝胶基非织造布的热分析”做了主题报告。Jiří Militký教授1995年成为工程乌克兰科学院院士,2004-2008年间担任捷克利贝雷茨技术大学纺织工程系院长,其研究领域涉及纺织物理、纺织材料工程、纳米复合材料和数值计算等;Rajesh Mishra副教授的研究领域涉及纳米复合材料、纺织增强复合材料、数值模拟等。本次交流会主要介绍了纺织品结构、产业用纺织品、纺织品纳米技术及相关案例和气凝胶的独特性及应用、气凝胶基非织造布采用的材料和传统/非传统制备方法等。本次学术交流会为联盟成员提供了专业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有利于联盟掌握纤维材料的发展动向,将对化纤联盟进一步深化纤维新材料和新型纺织品开发工作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2.组织培训活动

  2014年11月18至20日,化纤联盟邀请美国大气环境治理专家Michael G Ruby 博士针对纺织过滤材料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的应用做系列学术报告与培训,化纤联盟相关成员单位、中电联和厦门三维丝公司等非化纤联盟企业相关人员参加了此次学术报告活动。Michael G Ruby 博士曾任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环境工程研究所主任,现任Envirometrics公司董事长,曾获美国大气与废弃物管理协会颁发的杰出成就奖。Ruby博士针对多个工业领域的控制设备开展过研究和设计工作,特别在发电厂、城市垃圾焚烧厂的运行与控制方面拥有丰富的工程经验。讲座过程中,Ruby博士也针对大家提出的废旧滤料回收等具体问题和实例与科研人员进行深入的讨论。讲座结束后Ruby博士为参加讲座培训的学员颁发了认证证书。本次讲座为化纤联盟企业科研人员在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和纺织过滤材料等方面提供了系统的培训,有助于企业进一步了解行业发展国际动态、提升企业竞争实力。

  3.协办“中国科协2014海峡两岸超仿棉加工技术应用研究青年科学家研讨会”

  2014年9月11~12日,“中国科协2014海峡两岸超仿棉加工技术应用研究青年科学家研讨会”在江苏太仓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和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承办,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台湾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协办,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高勇,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执行副理事长江建明,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国泰、蒋士成出席了会议。

  与会嘉宾充分讨论交流了超仿棉相关技术问题,同时重点探讨了上下游如何开展紧密合作的问题,台湾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副所长安大中深入介绍了台湾地区的差别化纤维发展策略,重点阐述了上下游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得到了与会嘉宾的一致认可。会议提出了化纤联盟下一步的重点工作,强调要大力组织产品的推广活动,树立终端品牌。来自化纤、纺织染、终端品牌的企业负责人及高校专家针对加速超仿棉技术和产品的产学研结合和产业链整合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次会议对于发挥海峡两岸各自优势,搭建超仿棉技术共享平台,寻找发展之路,推动超仿棉纤维产品市场推广具有重要作用。

  八、联盟简报及网站

  联盟的简报及网站为联盟与外部及内部成员之间的交流搭建起了多方参与的交流平台。联盟秘书处定期编写化纤联盟简报,截至12月底,联盟2014年向成员单位及专家委员会等共发布《化纤联盟简报》十二期,信息内容十五万余字,联盟自成立至今,发布化纤联盟简报总计五十二期,有效地促进了联盟成员单位间的信息共享。

  化纤联盟网站(http://www.hxlm.com.cn)定期更新信息,积极听取联盟成员单位意见与建议,适时对网站功能进行优化,为成员单位提供及时、高效的信息资源。

  九、联盟2015年工作计划

  1.以产业技术创新路线图中的重大任务为目标,利用国家科技计划作为杠杆,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形成优胜劣汰、动态调整的联盟运行机制。

  2.稳步推进逸棉纤维的吊牌认证工作,逐步建立超仿棉产品的准入制度,保证新一代仿棉聚酯在市场上的良好信誉度,加快超仿棉纤维品种大规模市场应用。

  3.加强联盟及联盟产品的品牌建设,力争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化纤品牌,显著提升行业企业的竞争力和赢利水平,推动行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升级。

  4.加大联盟成果和知识产权的市场开发,通过技术许可、企业孵化,为联盟发展提供研发基金,确保联盟在产业技术创新方面的领先优势。

  5.定期召开联盟工作会议、专家委员会会议,结合实际情况,召开联盟理事会会议,并将理事会换届工作作为重点工作之一。既要保证联盟各项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合理性,同时也要保证成员单位参与联盟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促进联盟健康持续发展。

  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处

  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