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14年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要点

  一、联盟概况

  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于2007年,是科技部等部委推动组建的首批四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之一,由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牵头组建。现有成员单位42家,其中14家企业为居行业前列的骨干企业和专精特企业,17所大学具有农业装备理论和基础研究优势;11家院所具备地域特色和专业领域优势。凝聚行业优势科技资源、先进制造能力和产业优势人才。

  联盟基本构建形成了面向产业、资源集聚、产学研结合、创新协同的产业技术创新链和多元化、多层次的协同创新平台,成为了行业重大技术创新组织实施主体,是行业战略策源地、先进技术发源地、高端产品辐射源。2010年体现联盟成效的农业装备技术创新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1年获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组织管理优秀组织奖”。2012年获科技部绩效评估A级,2013年收获技术与装备创新团队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组建以来,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联盟组织实施了多功能农业装备与设施、智能化农机技术与装备等重大产业技术创新项目,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成果,提升了产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支撑保障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

  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农业装备数字化设计及先进制造、智能化、信息化等关键共性技术有效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有效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200马力级以上拖拉机实现从无到有,关键核心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为大型、多功能农机装备发展奠定基础。10kg/s喂入量大型智能通用型收割机、智能采棉机技术水平与国际平齐,技术辐射扩散推进收获机械产业升级。

  重大产品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大马力拖拉机及配套作业机具、高效联合收获机、高地隙植保机械、大型采棉机、农产品产后处理装备、丘陵山地农业机械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先进适用农机产品满足农业生产方式转变需要。

  联盟进入了组织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运行阶段,未来,将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和制度建设,推动战略引领和创新驱动,不断完善产业技术创新链,构建协同创新平台,突破和掌握产业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农业机械化全面全程发展。

  二、2014年开展的主要工作及成效

  1、技术创新

  (1)立足高端技术引领,开展产业政策和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组织开展了科技部农业领域先进装备制造前沿技术预测研究、现代农业新兴产业“十三五”发展战略研究农业装备专题,全面分析了重点技术领域国内外技术现状和发展需求,初步提出未来5~10年我国农业装备先进制造技术的重点领域和技术方向重点。

  开展了国家发改委现代农业装备自主化应用研究;农业部农机行业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国工程院我国工业领域产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建设研究(农业装备专题)、国家食物安全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食物生产方式转变专题)、材料延寿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农业机械工程材料专题);科技部农村中心中国传统农业科技创新方法史战略研究(传统农业机械创新方法专题);中机联机械工业“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北京市农机装备在“菜篮子”生产建设中发挥的支撑作用和效果调研等。

  (2)组织实施重大产业技术创新项目,推进协同技术创新

  ①圆满完成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现代多功能农机装备制造关键技术研究”重大项目研究任务和目标。“现代多功能农机装备制造关键技术研究”重大项目实施期自2011年至2013年,预算总投入29373万元,其中支撑计划专项经费投入12973万元。由联盟组织实施,企业、高校、研究院所等12个联盟成员单位牵头,以及技术特色资源相对集中、生产制造优势突出的28家任务团队单位及55家协作单位,共800多位科研人员参与项目实施。项目突破了150多项关键共性技术;研制了近100种农业装备新产品,申请专利350项。2014年3月27日完成课题验收,并于3月27~29日在郑州举办的2014年全国农业机械展览会期间展示了项目重大成果。6月30日完成项目的技术和财务验收。

  ②组织完成了国家863计划“智能化农机技术与装备”重大项目年度监督检查。项目由农业装备联盟牵头实施,相关技术产品领域的57家主要企业、研究院所、大专院校,投入400多名相关领域优势人才参与项目研发,投入将超过2.7亿元。已取得了水稻机械精量直播技术、大型联合收割机智能化技术及农产品智能干燥、加工及分选技术等重大技术突破。开展项目年度监督检查,探索实践项目专员制,5位项目专员及行业专家对项目进行全程独立监督和信息反馈。

  ③组织完成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现代节能高效设施园艺装备研制与产业化示范”项目立项及启动。项目总经费近1.6亿元,专项经费8700万元,60多家单位、560多人参与研究,项目的实施将突破关键共性技术50多项,农业装备新产品70多种,申请专利100多项。

  (3)联合共建基础创新平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土壤植物机器系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运行,具有30多台(套)国内领先的仪器设备、研究系统;实施“土壤植物机器系统应用基础技术研究”研发基金项目,联盟研发基金支持7个单位10项应用基础研究。

  完成了农业生产机械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具有60台(套)重大装备试验验证系统和平台,成为了高水平农业生产机械工程化装备技术研发基地。

  利用实验室条件与吉林大学培养卓越工程师14名;组织举办学术报告20次,接待国内外参观团队45次,600余人次。

  (4)积极推进多层次协同创新

  积极推进湖南农业大学建设“南方稻田作物多熟制现代化生产协同创新中心”,青岛农业大学建设“山东省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生产装备协同创新中心”,推进中国农机院与吉林大学共建“农业机械化工程国家级实践教育中心”,进一步完善了联盟多层次、多元化的协同创新体系,进一步深化联盟产学研合作。

  2、标准研制

  通过组织实施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推进联盟技术标准研制工作,开展了农业装备智能化和先进制造等关键共性技术标准,大型农业动力、田间复式作业和高效收获机械等重大典型产品技术标准研制,已完成发布联盟技术标准20多项,推动产业科技协同发展,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和产业核心竞争力。

  依托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标准化组织,组织承担相关行业的国家、行业标准研究工作,2014年,组织和参与研制国家标准5项、行业标准25项。

  3、知识产权

  积极推进专利等知识产权共享。依托联盟组织实施的重大技术创新项目,推进专利共享和交叉许可等,构建专利池,将联盟组织实施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和联盟研发基金项目任务所取得的成果,联盟组织实施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和联盟研发基金项目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纳入专利池,推进共享,2014年,纳入联盟专利池的专利总数接近500项。

  4、人才培养

  通过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现代多功能农机装备制造关键技术研究”重大项目、国家863计划“智能化农机技术与装备”重大项目的实施,有百家单位、千名人员参与项目的研究,培养了一支在技术研究、产品开发、试验检测领域的的高素质、高水平工程师和工人技师队伍,打造了一批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联盟科技人才团队。

  5、国际合作

  联盟作为特别赞助单位,参与由农业装备联盟理事长单位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和理事单位中国农大等承办的第十八届国际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学会(CIGR)世界大会,扩大联盟的影响力。该国际会议有18个国际组织、44个国家、1500多人参会。国务院汪洋副总理出席大会。李树君理事长当选CIGR候任主席。

  继续开展中美农业科技合作,与美国ASABE交流,李树君理事长出访美国农业部海外农业局、农业部农业研究服务局西部研究中心,方宪法秘书长出访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服务局应用技术研究实验室和加拿大等。

  6、组织促进行业重大技术交流活动

  2014年3月26~27日组织召开了“现代多功能农机装备制造关键技术研究”重大项目课题验收总结会,对“现代多功能农机装备制造关键技术研究”重大项目12个课题进行了验收。会议期间,在2014全国农业机械及零部件展览会上举办了项目成果展览会,展出了400马力重型拖拉机、无人驾驶旋耕机、施药无人机、三行通用型采棉机、西红柿采收机、甘蔗收获机、花生收获机、甜菜切顶机等23种代表大型化、智能化发展方向以及先进适用技术方向的成果,并进行了98项成果的展板展示。

  为支持全球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领域技术交流,进一步扩大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际知名度,2014年9月16日~19日,农业装备联盟参与由农业装备联盟理事长单位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和理事单位中国农大承办的第十八届国际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学会(CIGR)世界大会,特别赞助了本次会议,组织成员单位进行成果展示交流。

  10月28日~30日,由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牵头,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协助三家协会,在武汉“2014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期间,组织国内农机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三十余家参加了“全国农机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人才及成果展示交流会”,展示和推介了科技成果300多项,较全面的反应了近年来我国农机行业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搭建了农机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农机制造企业、流通企业、农机化服务组织全面对接的平台,创造了更多产、学、研合作机会,促进了农机行业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型人才培养。

  7、积极推进区域合作及联盟交流

  通过区域间及联盟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技术转移及区域项目合作,深化联盟管理,促进联盟健康运行,推动产业协同创新。

  7月29日下午,天津市滨海新区科委曹富强副巡视员、社会发展处周凤良处长带队滨海新区23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负责人一行30人来到联盟理事长单位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调研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要工作做法和经验,交流促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

  9月10日上午,中关村管委会、河北省滦南县政府张福增副县长一行等到中国农机院交流发展壮大该县农机产业问题,并与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商讨合作事宜。

  9月17日上午,云南省科技厅政策法规处、云南省应用技术研究院有关领导带队,云南省级12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负责人一行30人到农业装备联盟调研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要工作做法和经验,交流促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参加调研的云南省级联盟有普洱茶、农业设施电子、灯盏花、咖啡、奶业、食用菌、三七、生物质能源、牛羊种质资源、车用天然气、实验动物等12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8、媒体宣传

  加强与媒体的联系,积极宣传联盟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及发展成效。科技日报2014年9月3日以“中国农业特色现代化‘推进器’”为题整版报道联盟;农民日报2014年4月3日以“深化产业链协同创新,推进农业装备转型升级”为题报道联盟;中国农机化导报2014年4月23日以“促进技术创新升级引领行业转型发展”报道联盟重大成果情况。

  三、2015年主要工作

  2015年是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的最后一年,也是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一年,要紧紧结合国家科技政策和规划,围绕战略目标和产业发展重点,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积极主动参与“十三五”国家和行业相关科技规划的研究。深化产业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面向未来5~10年提出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积极参与农机工业、农机化、农业装备科技等“十三五”规划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规划等工作。

  二是组织实施和完成好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重点组织实施好 “智能化农机技术与装备”、“现代节能高效设施园艺装备研制与产业化”重大项目。积极推动“农产品产地商品化处理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项目启动,推动突破一批产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及重大产品。

  三是进一步加强资源开放共享。强化联盟成员、联盟内外、联盟间的研发合作,推进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协调整合和开放运行,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公共技术服务,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好支撑。积极加强与国外机构的合作,推动国际科技合作。

  四是追踪国家科技体制改革,探讨联盟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贯通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创新、产品开发与产品结构调整、技术转型升级、技术人才培养之间的结合,推动建立农业装备产业创新中心,聚焦于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制造技术方面,组织开展产业协同创新,促推产业技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