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14年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要点

  第一部份 上年度理事会会议纪要落实情况

  2014年5月20日在承德召开了第一届第三次理事会暨专家委员会,形成会议纪要,需办理落实的事项如下:

  一、“建议理事会与专家委员会应区分开,会期可考虑延长至1天。专家委员会由各联盟成员单位介绍一年来在钒钛领域开展的主要工作、取得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适度增加交流互动环节”。

  根据此精神,2015年将改进会议安排:会议时间一天,上午召开专家委员会工作会,下午召开理事会。

  二、“根据专家建议联盟下步将加大对钒钛制品开发应用力度,拓展钒钛在钢铁、铸造等典型加工制造领域应用渠道;通过申报国家项目、自主联合开发等引导优化钒钛提取制造应用上下游产业链。”

  联盟高度重视应用领域对钒钛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在申报设置研发项目方面关注传统的钢铁、铸造等典型加工制造领域,主动聚焦重大应用及石油化工、海洋装备、航空航天等高端产业应用技术,具体表现在攀西试验区重大科技项目的策划和申报中。

  三、“联盟应凝练和发布联盟企业的技术需求,以发挥联盟成员单位之间的优势互补和协同作用,使技术需求更具针对性和现实性。”

  当前钒钛资源开发中主要技术需求如下:

  1、高铬型钒钛矿高效低耗综合利用工艺与装备研究;

  2、钒铬尾渣综合利用及无害化处理技术;

  3、高钛型高炉渣提钛及综合利用技术;

  4、提钒废水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

  5、硫酸法钛白高效节能及清洁化生产关键技术;

  6、海洋工程用钛及钛合金中厚板生产;

  7、高品质专用钛白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应用等。

  四、“责成秘书处深入调查分析,研究钒钛联盟投入产出机制,形成更加高效的联盟工作方式,提升秘书处管理能力。”

  今年三月二十三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该文件对如何深化改革、全面落实国家创新驱动战略提出了三十条意见。 其中,在第七条意见中明确提出:鼓励构建以企业为主导、产学研合作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第十九条意见中再次提出:推动以生产经营活动为主的转制科研院所深化市场化改革,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或整体上市,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推进产业技术联盟建设。联盟已被明确作为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之一,政策环境已经具备,下一步是我们自身如何领悟实践,实质性发挥联盟在推动技术创新活动过程中的作用,促进钒钛产业实现重大技术突破。

  秘书处根据钒钛联盟组织特征及外部发展环境,以及查询调研国内各类联盟运行情况,编写了“联盟投入产出机制调研报告”,详见P38页(联盟投入产出机制调研)。

  第二部份 2014年度工作总结

  2014年度钒钛联盟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钒钛领域关键技术难题,组织了一系列重大项目技术研发创新,构建联盟技术资源共享平台,探索建立联盟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推广的机制等活动,主要工作如下:

  一、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全力组织攀西试验区重大科技攻关

  2012年发改委发布《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和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3年3月,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作为全国唯一一个资源开发综合利用试验区,四川省政府高度重视,组建了攀西试验区科技攻关工作领导小组,以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为核心,设立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资金。其中,单个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最高可获3000万元支持,单个重大产业化项目最高可获5000万元支持。2014年四川省面向全球启动公开招标第一批14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其中钒钛领域12项)。拟通过集聚国内外优势创新资源,推动攀西试验区矿产资源高效清洁低成本开发利用。

  钒钛联盟组织力量系统研究攀枝花钒钛磁铁矿采选、冶炼、化工、废副产物处理、钒钛产品精深加工全产业链,配合起草了《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科技攻关方案》,提出了攀西试验区科技攻关重点方向、科技攻关技术方向及重点环节及2014年拟启动的涉及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受四川省政府委托,攀钢以企业牵头方式公开招标钒钛领域项目8项,通过组织全国相关领域及钒钛联盟成员单位联合投标,联盟成员多家参与投标,中标联盟成员单位有龙蟒矿业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上海大学等单位。目前各中标项目都已经填报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书并按计划推进,该批项目专项资金投资计划已下达。中标项目经费情况见表一(四川省攀西试验区首批重大科技项目招标情况及经费统计)。

  表一、四川省攀西试验区首批重大科技项目招标情况及经费统计(攀钢牵头部分)

序号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预算(万元)

省配套比例(%

专项经费

1

攀西钒钛磁铁矿高效选矿成套技术研究项目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4000

40

1600

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2

硫酸法钛白清洁生产工艺与关键技术项目

南通三圣石墨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体

8731

20

1746.2

3

氯化法钛白生产技术项目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1400

40

560

4

钒电池产品开发及应用项目

大力电工襄阳股份有限公司

3800

40

1520

5

宇航级钒铝合金产业化技术项目

无锡博威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6030

30

1809

6

钛及钛合金中厚板生产工艺及焊接技术研究

秦皇岛燕山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

4000

30

1200

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

7

钒钛微合金化钢种及制品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

钢铁研究总院、东北大学联合体

2800

20

560

上海大学

8

高钛型高炉渣提钛及综合利用技术项目

四川钒钛产业技术研究院、同济大学联合体

4553

30

1365.9

总体

 

 

35314

 

10361.1

  二、发挥产学研优势,协同联盟成员联合申报国家项目

  发挥联盟科技创新组织研发、转化成果的主体作用,组织成员单位联合策划申报国家重大项目,联合联盟成员共同申请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及重大专项课题。

  1、2014年联盟组织了两个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备选项目申报及入库答辩工作,一是“钒钛磁铁矿高效清洁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二是“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工艺装备成套技术研究”。目前“钒钛磁铁矿高效清洁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获批立项2014年度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项经费总计1400万元。本项目由攀钢集团有限公司牵头承担,参加单位包括:中南大学、重庆大学、东北大学、四川有色金砂选矿药剂有限公司、攀枝花聿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课题包括3项:

  课题1:难回收钛铁矿高效回收工艺及药剂开发与示范

  课题2:高铬型钒钛磁铁矿高效冶炼关键技术研究

  课题3:钛白水解废酸高效清洁回收钪资源新工艺研究

  该项目一方面以我国攀西地区钒钛工业废弃物稀散金属暨罕见超大型弱碱超基性岩型多金属钒钛磁铁矿尾矿和钛资源冶炼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钛白水解废酸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钒钛磁铁矿尾矿中钛铁矿以及钛白废酸中钪的有效综合回收,结合工业试验设备及工艺流程建成15万吨钛精矿/年、10万吨铁精矿/年的难回收钛铁矿选钛示范生产线以及10t/a 氧化钪提取示范生产线示范,实现难回收钛铁矿的经济、清洁回收和钛白水解废酸中钪的有效回收。另一方面针对攀西红格南矿区的高铬型钒钛磁铁矿,采用实验室基础研究和高炉流程工业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和模式,旨在通过矿相组成、烧结性能、氧化焙烧、炉料荷重软化和软熔滴落性等实验基础研究,并通过进一步开展高炉冶炼和转炉提取钒铬渣等工业试验研究和探索,彻底解决并形成高铬型钒钛磁铁矿高效冶炼成套关键技术,最终实现高铬型钒钛磁铁矿资源规模化综合利用目标。

  2、2014年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出台后,联盟紧密关注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及时参与跟踪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优先启动重点研发任务建议征集工作,围绕“十三·五”优先启动重点研发任务工作组织成员单位研究讨论,凝聚提炼。攀钢、中科院过程所、重庆大学、东北大学等联合提出了“钒钛铬铁多金属共伴生战略资源高效清洁利用产业化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项目,并就任务设置、工作部署、产-学-研协同事项等进行了深入研讨,形成了重点研发任务建议书正式材料,已报国家科技部。

  联盟成员联合申报国家科技项目见表二(2014-2015年钒钛联盟合作申报国家项目统计)。

  表二 2014-2015年钒钛联盟合作申报国家项目统计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性质

起止时间

经费/万元

负责单位

1

钒钛磁铁矿高效清洁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2014-2018

1400

攀钢集团有限公司、中南大学、重庆大学、东北大学、

2

残钛处理和钛熔模精密铸造成套技术研发

国家科技部创新能力建设项目

2014EG1l 3174

50

攀钢集团有限公司

3

共伴生难处理两性金属资源高效清洁转化综合利用基础研究

973计划项目

2013.1-

2017.8

3266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重庆大学、东北大学、攀钢集团有限公司、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北京科技大学、长沙矿冶研究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4

钒钛磁铁矿高效选矿关键技术与示范

863计划课题

2012.1-

2015.12

675

攀钢集团有限公司、东北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5

新型钒钛磁铁矿清洁冶炼技术研究

863计划课题

2012.1-

2015.12

555

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6

钛白废酸无焙烧直接浸出提钒短流程新工艺及装备研究

863计划课题

2012.1-

2015.12

458

东北大学、四川省卓越钒钛有限公司、昆明冶金研究院

7

高钒高铬型钒钛磁铁矿高效综合利用技术开发

863计划课题

2012.1-

2015.12

470

东北大学

  三、加强交流沟通,推动联盟成员开展广泛合作

  根据联盟理事会会议精神,攀钢做为盟主单位主动与联盟成员单位加强交流,推动联盟成员间开展广泛合作。联盟常务理事长陈勇带队走访了多家成员单位,通过相互交流和沟通学习,集聚联盟内部产学研优势技术资源,促进联盟发展成为钒钛资源开发科技创新平台。

  1、组织联盟专家专题研讨钒钛铬分离提取重大技术难题

  为破解钒铬提取及分离工艺技术和工程技术所涉及的经济、环保与装备方面的难题,联盟于2015年1月在成都组织了钒铬渣提取分离及综合利用专题研讨会,邀请联盟成员单位中科院过程所、中南大学、东北大学、重庆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该领域专家及研发人员出席。会议聚焦于钒铬渣提取分离及综合利用,针对目前工艺中存在的技术、经济、设备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讨论,对目前形成的钒铬渣高效提钒和铬、尾渣综合利用、钒铬产品高值化的技术思路进行了充分的论证。针对工艺中存在的经济性和技术性难题,联盟专家们结合各自研究成果和生产经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针对焙烧工艺中碱的配比及后续的回收利用,钒铬分离、纯化和还原介绍了新的技术思路;针对尾渣返高炉给出了其它企业的处理办法;针对铬产品的高值化提出了全局性的建议。研讨成果有望降低工艺开发成本、实现产品高值化,为中试研究形成了一系列新的思路,对破解钒铬提取及分离重大技术难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2、依托东北大学RAL重点实验室合作完成了“含钒低碳贝氏体热轧带钢强韧化机理研究及新工艺开发”和“高钛微合金化热轧DP和TRIP钢强韧化机理研究及新工艺开发”等项目,目前继续就攀西试验区招标项目“含钒低碳/超低碳贝氏体带钢强韧化机理及工程化研究”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2015年9月底钒钛联盟与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沈阳联合举办“第二届钒钛微合金化高强钢开发与应用技术交流会”。2015年1月已发出征文通知。

  3、与重庆大学合作承担了电炉冶炼高钛渣项目(科技部973课题),开展了不同组分钛渣的粘度测试工作,并就测试结果如何有效指导钛渣冶炼生产过程进行了深入交流;就钛渣特性测试工作合作开展钛渣电导率、表面张力等测试工作;就钛渣独特的高熔点特性,将合作开展钛渣高温性能测试与钛渣高温还原过程机理研究工作;同时还就钒铬渣提取及分离钒铬开展了焙烧工艺探讨交流,2014年下半年就《钒铬渣提取及分离钒铬工艺技术研究》共同申报了四川省和攀枝花市的科研项目(待批);

  2015年9月,钒钛联盟联合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西昌举办2015年第三届钒产业先进技术交流会。2015年2月已经发出征文通知。

  4、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开展合作 已签订钛卷轧制加工协议,并轧制两卷钛卷,后续将陆续进行。

  5、与清华大学就钛白粉生产中的致密包膜技术开展联合研究,攀钢钛业公司渝钛白钛产品应用研究中心聘任了清华大学教授为兼职技术专家,为中心完成了几十个样品的TEM和SEM检测分析,为R268、高耐候涂料等项目核心技术的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双方就化检验及钒钛化工方面开展合作,选派相关人员到清华大学化工系学习清华大学先进的大型扫描、投射仪器等检测设备的管理和使用方法。

  四、联盟成员单位积极开展钒钛技术开发工作

  一)攀枝花学院组建了攀西科技创新中心

  2014年6月攀枝花学院整合了校内主要省市科研平台,组建了攀西科技创新中心,专项从事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钒钛新材料、太阳能技术集成及应用推广等研究工作,同时承担有关省市级科研平台日常工作及其管理。

  1、申报2011计划项目-攀西战略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并授牌。由成都理工大学作为牵头单位,攀枝花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等单位作为协作单位,成功申报了攀西战略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创新中心(2011计划),并于2014年12月在攀西科技创新中心会议室举行了挂牌仪式。

  2、申报了“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2014年9月,科创中心完成了“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的申报工作,合作单位为俄罗斯乌拉尔金属研究院、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通过与以上两个国际单位合作来开发攀西钒钛资源,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钒钛研发专业人才,为加速攀西地区钒钛战略资源开发利用、延伸和拓展攀西地区钒钛产业链以及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和人才支撑。

  3、申报了“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2014年8月,科创中心完成了“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的申报。该基地的申报建设有利于四川省钒钛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所需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有利于推动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目前关键重大技术攻关及突破,有利于钒钛中心和依托单位攀枝花学院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同时,可加速钒钛材料产业开发领域的工程化、配套化技术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提升钒钛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搭建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平台,推进钒钛产业聚集和发展,为提高钒钛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4、稳步推进攀西试验区5000万元试验设备专项采购工作

  2014年,国家财政资金拨款5000万元专门用于攀西试验区专项实验设备的采购及实验室的建设。为把攀西建设成为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我国重要的稀土研发制造中心和有色金属深加工基地,打造国内资源富集地科学开发利用资源的示范区,推动攀枝花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中心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建设的指导思想,坚持设备共享、全面开放、避免重复的原则,对全部建设经费实行独立建账、专款专用。经过大量的调研和专家论证,设备采购工作正稳步推进。

  二)承钢公司钒钛政府科研项目进展顺利

  1、国家973计划项目—高铬钒渣亚熔盐法钒铬高效提取分离与污染控制

  经过前期实验室基础研究-公斤级实验-百公斤级扩试的研发历程,开发了亚熔盐法钒铬共提清洁生产技术,实现了钒渣中钒、铬资源高效同步提取回收,并从源头削减废气废液污染,2013-2014年建设并稳定运行了千吨级钒渣亚熔盐法钒铬共提扩试线,示范工程运行结果表明,新技术可将钒渣分解温度由传统工艺的850℃降至150℃。目前,承钢与中科院过程所已经共同做完5万吨“5万吨钒渣钒铬共提清洁生产工艺”科研报告和项目建议书,2015年将积极推进该项目的工程化建设,尽快把钒钛资源优势转变为产品优势和效益优势。本技术为高铬型钒钛磁铁矿中钒铬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是我国钒资源清洁利用的前沿新技术。

  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铝钒钛非常规介质绿色生产工艺关键共性技术

  本课题解决了氧化钒绿色生产的关键共性技术,批量产出了高纯氧化钒产品。目前,该项目已经做完结题报告,完成科技部验收。2015年将继续推进高纯氧化钒产品生产线的稳定运行,扩大高纯钒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

  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钒、钛材料的清洁生产及高附加值产品开发

  已开发出氮化钒竖式常压连续氮化节能环保制备技术、自蔓延燃烧合成氮化钒铁的制备技术、电铝热法钒铝中间合金制备技术3项钒产品制备技术,建设并运行了1条百吨级/年竖式钒氮合金示范生产线、1条5000吨级氮化钒铁节能生产线以及,以及完成了2000吨/年电铝热法钒铝合金生产装置的设计、制造。2015年将建设1条500吨级/年竖式钒氮合金示范生产线,实现竖炉氮化钒产品的规模效益;稳定运行万吨级氮化钒铁生产线,扩大氮化钒铁生产能力;完成航空航天级高纯钒铝合金真空熔炼技术的“国产化”转化与500吨级真空熔炼装置的建设、运行。

  4、河北省钢铁产业升级项目-系列高纯五氧化二钒清洁制备技术开发与生产

  采用钒渣钠化焙烧-符合除杂剂除杂-铵盐沉钒-干燥脱氨工艺进行改进已实现产出、销售(或自用)纯度≥98.5%五氧化二钒产品500吨以上,纯度≥99%五氧化二钒产品50吨以上。开发了多钒酸铵液相转溶-精密过滤器深度过滤-离子交换深度除杂-钒酸铵结晶-介质循环再利用-钒酸铵干燥脱氨集成技术,产品中硅、铁、铝、镁、锰等杂质成分残留降低一个数量级,达到纯度99.9%企业标准要求。2015年将按每月生产99.9%高纯钒1t组织生产。目前,已有两篇相关专利获得受理,力争2015年获得授权。

  5、钒生产工业废水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

  本项目分别对钒生产废水中的有价元素进行分离、应用。分离钒酸铁泥,主要在pH:5时,加入硫酸亚铁将废水总钒脱出,废水V<10mg/l,本工序回收的钒酸铁泥烘干后作为钒铁的原料,在钒铁冶炼期间加入。提钒后废水进入下一工序。分离铬泥,还原六价铬,在HP:8时生成氢氧化铬实现铬回收,氢氧化铬烘干后返回炼钢代替含金料使用。脱氨及铵盐回收,将废水pH值调整到12-13,通过高温加热后氨逸出,通过稀硫酸吸收后形成硫酸铵溶液,浓度为200-500g/l,打入沉钒硫酸铵储罐作为沉淀剂使用。脱氨废水进入下一工序钠盐回收,脱氨废水通过技术处理,回收钠盐。脱钠后冷的水杂质已经脱出,可以作为浸出工业水使用,且温度高浸出效果好。本项目在河北承德钒钛分公司钒制品厂建成废水综合利用生产线,月回收硫酸铵700吨,回收钠盐2000吨,回收水3000立,钒酸铁100吨,铬泥70吨。

  三)东北大学开展高铬型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技术攻关

  国内某钢铁企业为了满足铁矿资源供应需求,利用地缘优势,每年进口100余万吨俄罗斯高铬型钒钛磁铁矿。该矿矿物组成复杂,且与我国攀西红格矿及其相似,综合利用难度较大,而且国内外关于高铬型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及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的研究比较匮乏,工业化生产基本属于空白。因此,提高高铬型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及综合利用技术水平,能够为我国同类型资源的高效开发提供借鉴,也为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重要的资源保证。在此背景下,该企业与东北大学自2012年起进行产学研合作,共同开发高铬型俄罗斯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关键技术。

  经过两年的艰苦攻关和工业化试验,确定了60%高碱度烧结矿和40%钒钛铬球团矿合理炉料结构;根据入炉原料的特点,优化炉渣成分,确定碱度稳定在1.20±0.05,MgO含量10%左右,满足了高炉强化冶炼的要求;烧结机、竖炉、高炉利用系数分别为1.5t/m2.h、6.8t/m2.h、3.47t/m3.d,高炉综合焦比为490-500kg/t;应用提钒废水和炉窑烟气综合治理技术的钒产品生产线已经建成并投产,成功生产出片钒、铬渣和钒渣球团矿三大产品,并实现废水废气零排放。

  项目成果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高铬型钒钛磁铁矿资源工业化利用,目前该企业已形成年产220万吨含钒、钛、铬生铁,8万吨钒渣,7000吨V2O5的生产能力。该成果改变了国内钒钛产业的格局,填补了东北地区相关产业空白,为工业化利用我国高铬型钒钛磁铁矿资源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该技术已处于成熟应用阶段,其核心科技成果已实现产业化应用,市场和经济效益良好。自2011年至2013年,为企业增收节支带来25515万元的经济效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四)武汉科技大学含钒页岩提取形成新技术

  武汉科技大学针对云母型含钒页岩复杂成矿过程和矿物禀赋,常规提取异常困难的特点,形成如下新技术:

  1、一步沸腾焙烧-循环酸浸短流程高效提钒技术。突破含钒页岩两步焙烧工艺束缚,基于酸性常压分解体系,首次提出云母晶体破坏是V(III)从二八面体中转为游离态的前提,V(III)通常以VO2+形式进入酸浸液,揭示了循环浸出钒离子解离释放-氧化转价的内在规律和焙烧-转化调控机制,协同新研的专用沸腾焙烧装备和特殊助浸强化循环浸出法,取得一步短流程高效提钒重大突破,实现V2O5回收率达85%,质量达国标99级,居国际领先水平。

  2、提钒工艺废水氨氮控制-梯级循环法。基于项目构建的提钒废水体系关联性数据库,发现主要离子的梯度变化规律,采用创建的CaO替代氨水中和法,在高酸浸出液条件下,实现氨氮源头控制;发明的中和渣梯级循环高酸洗涤技术,显著提高V2O5浸出率,由原<70%提高到95%,运行成本大幅降低30%,在全行业首次实质性实现废水零排放。

  3、尾渣低稳态非晶化-三维重构地聚物技术。发明提钒尾渣低稳态非晶化法,实现聚合反应“-SiO4-AlO4-”三维空间网络重构,显著提升地聚物凝胶相结构致密化,地聚物抗压强度达66.39MPa,优于同领域代表企业澳大利亚Zeobond公司指标,居行业领先水平。开发的尾渣轻质高强新材料技术等,为我国该类固废高值化大宗消纳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中科院过程所组织“973”项目进展顺利

  过程工程研究所做为“973”计划项目“共伴生难处理两性金属资源高效清洁转化综合利用基础研究”项目牵头单位,2015年2月组织参加单位在重庆大学召开了2014年度年终总结会议暨后三年项目启动会。该项目执行期为2013年-2017年,下设6项子课题,由重庆大学、东北大学、攀钢集团有限公司、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北京科技大学、长沙矿冶研究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联合承担。本次会上,以钒钛联盟技术委员会主任张懿院士为代表的专家组,逐个听取各课题汇报,对每项课题所开展的工作、阶段成果等进行了点评,同时针对实验方法优化等提出了诸多独特的宝贵建议和意见。针对即将启动的后三年工作,专家组结合基础研究的特点,从战略高度提出了本项目的后三年具体工作安排建议,会议对该项目及各课题后三年工作将起到重要的指导把关作用。

  六) 长沙矿冶研究院全力开展钒钛磁铁矿领域研究

  1、在研重大科技项目及进展

  项目1:国家“973”计划《共伴生难处理两性金属资源高效清洁转化综合利用基础研究》,子课题——《多相界面调控理论与多金属分离技术基础》。

  针对攀西地区高铬型钒钛磁铁矿,查明了其中各组分的赋存状态、化学组成及结构特征,通过试验研究确定了铬的迁移富集规律;针对攀枝花-38微米钛铁矿溢流样的回收,研制出了一种新型微细粒浮选分离装备(已获授权专利),能有效降低矿物的分选下限;针对攀枝花-38微米给矿样(TiO2品位8.5%),采用“强磁-浮选柱浮选”工艺,获得了TiO2品位48.19%,回收率55.69%的理想指标。

  项目2:攀西试验区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超细粒级(-38μm)选钛工艺及关键配套技术研究”

  攀枝花选钛厂采用浓缩脱泥工艺脱除了-38μm粒级样,以保障选钛厂的正常生产,但同时也导致该粒级中的铁、钛资源的严重流失。攀枝花-38μm粒级溢流样中仍含钛10%,目前尚无有效的选矿工艺进行有效回收。近年来,我公司针对微细粒矿物,研制出了新型强磁选分离装备,同时在浮选柱、新工艺、药剂方面均获得新的突破。我公司将以本项目依托,结合新工艺、新药剂和新装备,开展-38μm超细粒级钛铁矿选矿成套技术研究,亟待有效解决攀枝花选钛厂的瓶颈技术问题。

  2、推进钒钛领域高效分离、清洁生产的新技术、新工艺研发情况

  (1)超细粒级(-38μm)选钛工艺及关键配套技术研究

  自2007年至今,针对攀枝花微细粒钛铁矿的高效回收,我院先后两次参加国家973基础研究计划项目:《两性金属/黑色金属紧缺矿产资源高效清洁综合利用的基础研究》子课题(钛铁矿高效分离提纯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2007年~2011年);《共伴生难处理两性金属资源高效清洁转化综合利用基础研究》子课题(多相界面调控理论与多金属分离技术基础)(2012年~2017年)。在攀枝花钛铁矿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钛铁矿浮选药剂、新型微细粒分选装备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研究进展:

  针对攀枝花低铬/高铬型钒钛磁铁矿,查清了各矿物组分及物理化学性质,为矿物的分离富集提供了理论指导依据;针对微细粒钛铁矿(-38μm),研究通过微波辐射和电氧化的改性方式使钛铁矿的可浮性得到改善,从而达到降低药耗、提高回收率的目的,并理论上进行了钛铁矿表面改性对浮选影响的机理研究;针对微细粒级矿物的分选,研制出了新型高效强磁选机(ZH组合湿式强磁选机),使得矿物粒度分选下限大大降低;针对钛铁矿分选,研制了一系列高效环境友好型浮选药剂,如RFT-3、RFT-139等;在浮选分离设备方面研制出了新型微细粒浮选分离装置(电解微泡浮选柱),能使钛铁矿分选粒度下限降至20μm,大大提高微细粒钛铁矿的分选效果。结合两个973项目,我院从理论分析到试验室的研究均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并形成以工艺、药剂和装备集成的成套钛铁矿分选技术,为攀枝花-38μm微细粒钛铁矿的清洁高效回收提供了研究基础和技术支撑。

  (2)低品位钒钛磁铁矿粗粒预选抛尾装备与成套技术研究

  由于入选矿石品位越来越低,为降低磨选成本,攀钢选矿厂采用干式磁滑轮预选抛尾,能抛出10%左右的尾矿,TFe 14%左右,基本达到选铁总尾矿的要求,但尾矿TiO2品位达7.5%,远高于选钛总尾矿的平均水平,磁滑轮尾矿中的钛损失严重,新型高效预选抛尾装备的研制已迫在眉睫。

  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与湖南科源磁力装备有限公司共同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粗粒抛尾装备——ZCLA重磁拉选矿机,为攀枝花钒钛磁铁矿预选抛尾提供了新的途径,目前该已成功应用于陕西洋县。在洋县低品位钒钛磁铁矿的开发中采用了半自磨(至-3mm)—ZCLA选矿机抛尾—磨矿(-200目50%左右)—ZCLA选矿机抛尾—磨矿(-200目85%左右)—弱磁选铁—ZCLA选矿机选钛—浮选选钛”新工艺,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ZCLA选矿技术,粗粒抛尾可同时回收磁铁矿和钛铁矿,工业试验抛尾率达到37%,铁、钛回收率85%、87%,抛尾率达20~40%,流程简单。

  与普通抛尾设备相比,ZCLA重磁拉选矿机具有如下优势:(1)能实现强磁性矿物和弱磁性矿物同时入选;(2)能适应粗颗粒的入选,实现破碎(产品粒度为-20mm)、高压辊磨(产品粒度为-6mm或更细)和半自磨(产品粒度为-5mm或更细)产品直接入选。

  (3)直接还原(隧道窑)—磨选法处理钛磁铁矿精矿

  长沙矿冶研究院对隧道窑还原—磨选法处理钒钛磁钒钛磁铁矿精矿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钒钛铁精矿经隧道窑还原并对还原料进行磨选后,磁选精矿铁品位可达95%以上,铁回收率可达到90%以上,对其进行二次还原后铁品位可达99%以上,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微合金铁粉,可以加工成各种粉末冶金零件制品;磁选尾矿的钒和钛品位可以富集3~4倍(攀枝花地区的钒钛铁精矿采用该工艺后,磨选尾矿的钒品位可以提高到2%左右,TiO2品位提高到40~50%),由于还原的温度只有1000℃左右,属于固态还原,未达到熔融的温度,为后续实现钒钛磁钒钛磁铁矿精矿中钒、钛的综合回收利用创造了条件。

  3、钒钛领域工程产业化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取得突破

  粗粒预选抛尾装备与成套技术成功实现产业化。近年来,长沙矿冶研究院联合设备厂家开发了一种粗粒预选抛尾的强磁选设备——ZCLA重磁拉选矿机,并通过选矿工艺的优化,已成功解决了钒钛磁钒钛磁铁矿的粗粒预选抛尾技术难题。采用该设备对攀枝花、陕西洋县和龙蟒选矿厂的钒钛磁钒钛磁铁矿进行了工业试验和小型试验均取得了理想效果。其中,“洋县钒钛磁铁矿选矿新工艺研究及应用”项目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应用结果表明,采用该设备对钒钛磁钒钛磁铁矿进行预选,铁、钛的回收率都能达到85%以上,抛出的尾矿产率达到20~40%(入选粒度越细抛尾产率越高,入选品位越低抛尾产率越高),既能大幅度降低后续磨选作业的成本,又能抛出粗粒合格尾矿,为尾矿库的安全带来好处。按洋县钒钛磁铁矿有限公司设计年处理1800万吨原矿的规模计算,每年节省运行费用约2970万元,经济效益明显,节能降耗效果显著。ZCLA重磁拉选矿机的开发成功是钒钛磁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选矿技术的重大突破。

  应用实例:

  (1)陕西有色集团洋县钒钛磁铁矿有限公司

  在给矿品位TFe 19.04%、TiO2 3.84%,0-5mm粒度时,通过ZCLA选矿机一次选别,抛尾产率36.18%,ZCLA尾矿平均品位TFe 8.74%、TiO2 1.53%,ZCLA选矿精矿的铁、钛回收率分别为TFe 84.96%、TiO2 87.09%。ZCLA工艺通过陕西省科技厅组织专家鉴定,结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见图1.

  (2)四川龙蟒矿矿业有限公司

  在给矿品位TFe 22.7%、TiO28.8%,0-15mm粒度时,通过ZCLA选矿机进行一次选别就能得到抛尾产率23.44%,铁、钛回收率90.87%、90.80%的指标,与现场经过二段筒式磁选+二级筛分+一组浓缩+一段SLON强磁选流程(中间还有两道砂泵)的指标(抛尾产率33.42%,铁、钛回收率85.44%、84.86%)的指标相比较,采用ZCLA选矿机进行预选,指标更优。见图2.

  图1 洋县钒钛磁铁矿有限公司应用现场

  图2 四川龙蟒矿冶有限公司应用现场

  七)中南大学围绕钒钛领域开展的技术创新工作

  1 、围绕传统高炉法流程,资源生物学院与攀枝花钢企米易白马球团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了“高钛氧化球团矿制备关键技术”的研究,该技术利用钒钛磁铁矿和钛精矿制备出钛含量大于20%的高钛球团,机械强度和冶金性能满足大型高炉护炉球团的要求。

  2、在钒钛磁铁矿清洁高效冶炼新流程方面,资源生物学院开展了气基竖炉-电炉冶炼新流程研究,攻克了球团还原粉化率高的特有难题,开发出低粉化球团制备关键技术, 构建了钒钛磁铁矿复合球团竖炉还原—电炉熔炼综合利用新流程。与重钢合作,在墨西哥特雷蒙(Ternium)公司120万吨/年还原竖炉上完成了新流程的工业试验,将钛的综合利用率由传统流程的不足20% 提高到55%。

  3、在钛资源综合利用方面,资源生物学院开发了“钛渣添加磷酸焙烧矿相解构-酸浸-碱浸法”制备高品质富钛料新工艺,以我国攀钢高钙镁钛渣为原料,在适宜条件下,可获得TiO2品位90%以上,CaO+MgO总量0.33%的高品质富钛料,该工艺的开发为保障我国高端钛产业原料的供应提供了技术支撑。

  4、在钛冶炼方面,冶金与环境学院在研究粗四氯化钛过滤及过滤泥浆无害化处理的基础上,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粗四氯化钛沉淀泥浆有价金属综合回收技术”。该技术先采用非水溶剂选择性溶出沉淀泥浆中的TiCl4,还能得到无水FeCl3、能用于非水净化的AlCl3溶液及品位达50%以上的铌精矿,实现粗四氯化钛沉淀泥浆的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5、在钒冶炼方面,冶金与环境学院发明的“含钒溶液室温分子自组装沉钒技术”采用诱导沉淀法,即在沉钒原液中加入沉钒诱导剂将溶液中的多钒酸根吸附,并使之与铵根结合进行分子自组装,析出堆比重为0.7-0.8的多钒酸铵晶体。新方法室温沉钒,工作环境好,产品堆密度大;沉钒始液中V2O5浓度的范围宽,可以在1-100 g/L V2O5的溶液中进行,且钒浓度越高,沉钒效果越好,产生的废水越少;沉钒后液中NH4+ 浓度低,一般只有1-1.5g/L;生产成本低,与传统沉钒法比较,每吨五氧化二钒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达1000元以上。

  6、在高纯钛(99.995%)制备方面,粉末冶金研究院在高纯钛粉制备研究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高纯、细粒度钛粉超声熔盐电解可控制备基础研究。该项目主要研究通过熔盐电解+EB熔炼制备出了纯度达99.99%的靶材用高纯钛粉,以及采用氢化脱氢法制备-300目细钛粉后,再经还原工序使得钛粉氧含量低于0.015%,得到高品质细粒度钛粉,以满足当今3D打印、高性能注射成形的重要需求。

  八)攀钢全力推进钒钛产业技术升级

  1、提高钒钛矿选钛回收率

  围绕钛磁铁矿(铁、钒资源)的选别回收利用,一是攻克+0.074mm和微细粒级钛铁矿(0.074-0.038mm)回收利用工程技术,钛精矿年产量由5万吨提高至20万吨,选钛收率由4%左右提高到17%以上。二是突破粗粒级钛铁矿浮选技术,实现全浮选流程,年产钛精矿50万吨,选钛收率从17%提高到37%以上。三是开发出“强磁—擦磨—强磁—浮选”流程,钛精矿产量进一步提高到70万吨,选钛收率从37%提高到42%以上。

  2、钒钛磁铁矿冶金分离提取

  一方面,通过强化高炉冶炼,增加钒钛磁铁矿配比,减少进口矿用量,降低炼铁综合成本,同时积极开发高钛型高炉渣的低成本提钛技术,以回收利用炉渣中的钛资源。另一方面,积极研究非高炉流程,以实现铁、钒、钛、铬等有价元素的同时回收利用。经过多年探索研究 “高炉渣高温碳化-低温氯化制取四氯化钛-提钛尾渣除氯制取建筑材料”工艺路线逐渐成熟,通过进一步的研究,该技术可与海绵钛或氯化法等成熟工艺实现嫁接,进而实现以低品位的高炉渣为原料生产海绵钛或氯化法钛白等高端钛产品的技术跨越。

  围绕攀枝花高铬型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开展了选矿、冶金分离(高炉流程和直接还原流程)、钒铬分离及钛资源的利用等方面的全面系统试验研究。形成了“转底炉直接还原-电炉熔分-钒铬铁水吹炼-钒铬分离”和“高炉冶炼(高炉渣高温碳化-低温选择氯化制取四氯化钛)-钒铬铁水吹炼-钒铬分离”两大主体流程。高铬型钒钛磁铁精矿中铁、钒、钛、铬四大资源的利用率分别达到了70%、80%、82%和75%。

  3、钒钛新产品开发

  氧化钒清洁生产——攀钢利用氧化钒清洁生产技术建成年产1.8万吨氧化钒生产线并已投产,转化率达到了设计指标,在国内率先突破氧化钒清洁生产关键技术难题。

  钒产品开发——获得了纯度为99.99%的高纯氧化钒,制备出了满足后续电池堆使用的全钒电解液;取得了铝热法冶炼钒铝合金的热量控制技术、真空精炼控制技术,产品质量控制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及知识产权,解决了宇航级钒铝合金制备的关键技术难题;

  钛材制备——利用攀钢1450热连轧机组已累计生产工业热轧钛卷近6000吨,工序成材率达到96%以上。实现冷轧工业钛卷批量生产,开发了板式换热器用深冲冷轧钛卷,医疗器械用400MPa级冷轧钛卷。开发或探索了单张热/冷轧板、中厚板、棒材、线材、管材等钛材产品。

  五、拓展信息交流渠道,探索设立共享技术资源平台

  2014年对钒钛联盟网页进行了优化改版,设立了联盟共享科技技术资源平台,汇集了联盟各成员单位所属专业实验室、检测中心等,提供了主要工艺技术研究领域、实验室技术及检测分析功能。

  2014年通过网络信息交流平台提供钒钛领域最新的技术资讯“钒钛快讯”20期,累计提供70余期。钒钛快讯每期有一篇专题报告,如2014年第20期《海绵钛的成本构成》、2014年第19 期《国内外钛白市场供需情况》等。也希望成员单位在联盟网络信息交流平台发布本单位技术、人才资源等信息。钒钛联盟网络资源共享信息服务交流平台(网址:http://www.vtsa.cn)

  2014年是钒钛资源开发利用50周年,联盟依托网页发布了钒钛资源开发利用50周年回顾与展望相关活动信息,以及联盟举办的2014第二届钒钛钢铁检测分析技术交流会、2014年第二届钒钛磁铁矿资源开发技术交流会、第三届钛资源综合利用先进技术交流会、中国(攀枝花)钒钛产业博览会主题技术交流会-全国钒钛学术交流会等钒钛领域学术交流会通知等活动信息;通过信息交流、活动通告等,向各成员单位通报联盟工作情况,实现了联盟成员间信息交流通畅,技术服务快速,同时也借助网页提升了钒钛联盟的影响,时有国内外中小企业联系寻求技术服务与支持。

  六、扩大影响,持续打造钒钛学术交流平台

  2014年联盟聚焦攀西资源综合利用战略性主题,组织了四个全国范围的钒钛专题学术会议,凸显了钒钛战略联盟在国内的主导地位和影响力。见表三(2014年联盟主办的全国性重大学术交流会议统计)。

  一是围绕钒钛钢铁检测新技术在昆明组织召开了《2014第二届全国钒钛钢铁(化学)检测新技术交流会》;二是围绕钛资源清洁、高效、可持续开发利用联合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重庆召开了《2014第三届钛资源综合利用新技术学术交流会》;三是针对钒钛矿提取技术在攀枝花召开了《2014年第二届钒钛磁铁矿资源开发技术交流会》;四是配合中国(攀枝花)钒钛产业博览会召开了《全国钒钛学术交流会》,会议邀请院士、知名专家学者和科研工作者做专题技术报告,内容丰富、针对性强、重点突出,参会单位涉及企事业、高校、科研院所等80余家300余人次。

  联盟通过与成员单位联合主办大规模、高层次钒钛领域专题技术交流会议,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聚集科技资源、搭建合作平台,提升了钒钛联盟的影响力,开阔了科技创新思路。

  表三 2014年联盟主办的全国性重大学术交流会议统计

序号

会议名称

主题

时间/地点

1

2014第二届全国钒钛钢铁(化学)检测新技术交流会(60余人参加)

提高钒钛钢铁检测技术水平

2014.6.11-13

昆明市

2

2014第三届钛资源综合利用新技术学术交流会(100余人)

清洁、高效、可持续开发钛资源

2014.10.24-26

重庆市

3

2014年第二届钒钛磁铁矿资源开发技术交流会(90余人)

推进钒钛磁铁矿资源开发生产应用新工艺新技术研发创新

2014.11.26-28

攀枝花市

4

攀枝花钒钛产业博览会-全国钒钛学术交流会(300余人)

创新开创钒钛应用新未来

2014.11.24-26

攀枝花市

  七、在国家科技部管理指导下开展相关工作

  2013年底钒钛联盟正式获批成为国家试点联盟,在国家科技部联盟工作组指导下开展工作。钒钛联盟按要求参加了2014年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活跃度考察,主要调查联盟组织机构活动、联盟协同创新活动(包括以联盟名义申请和承担科研项目,联盟自设科研项目,3家以上成员单位合作开展项目,成员单位共同开展标准制定工作(含国际、国家、行业、联盟标准),开展联盟成员专利共享活动,联盟行业辐射活动(面向行业,组织展览,组织论坛、学术会议,面向行业,组织技术成果推广、技术转移活动,组织专业或管理知识等培训、讲座,面向行业,组织研究产业发展趋势,发布产业发展报告),以及联盟宣传交流活动等。

  钒钛联盟作为试点联盟代表,参加了科技部创新办委托联盟试点工作联络组组织召开的关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征求意见座谈会。听取了科技部创新办传达科技管理改革的最新精神,及科技部牵头组织对原有《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国科发政[2008]770号)进行修订的有关考虑和工作部署。深入了解了根据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的意见》文件的起草思路、拟解决的问题,以及有关联盟发展政策,有助于指导联盟进一步发展,推进科技创新支撑产业转型升级。

  八、2014年联盟会费收缴使用情况

  1、2014年收取会费统计 2014年收到七家联盟成员单位会费,共收会费120000元。见表四。

  2、2014年联盟费用使用情况见表五

  表四 2014年度钒钛联盟收取会费情况

序号

单位名称

交费,元

应交会费,元)

1

龙蟒矿业有限公司

50000

50000

2

攀钢集团有限公司

50000

50000

3

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矿产综合研究所

5000

5000

4

重庆大学

5000

5000

5

攀枝花学院

5000

5000

6

国家钒钛制品检验中心

5000

5000

7

承钢

承办会议

50000

合计

120000

 

  表五 2014年钒钛联盟费用使用情况

序号

费用使用名称

地点

专家费用/

资料费用/

会务费用/

小计/

1

2014年理事会及专家委员会工作会

承德

2000

2000

2

2014年第二届钒钛检测分析技术交流会

昆明

9500

10000

35000

54500

3

2014年第三届钛资源综合利用新技术交流研讨会

重庆

10000

6500

10000

26500

4

2014年第二届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技术交流会

攀枝花

15000

2000

28000

45000

小计

34500

20500

73000

128000

总计

128000

  2014年钒钛联盟收取会费12.0万元,支出12.8万元

  第三部分 2015年度工作计划

  2015年,钒钛联盟将继续紧密围绕创新目标和组织建设计划,结合钒钛领域发展需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重点推进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 联盟理事会

  1、研究联盟理事会任期及换届等事宜

  由于钒钛联盟成立之初未在联盟章程及协议书内明确理事会及技术专家委员会任期,建议参照理事长每届任期三年或者五年,讨论研究理事会及技术专家委员会任期时间,形成决议明年理事会正式执行。同时提请各成员单位考虑确定下届理事及专家委员会人选。

  2、研究完善联盟仪器、设备科技资源共享平台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要任务之一是要形成盟员单位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实现创新资源的有效分工与合理衔接。钒钛联盟拟探索建立联盟内部成员单位实验室及检测仪器设备等资源共享制度,签订协议,形成联盟成员公共实验检测平台,为联盟企业进行免费或低成本公共检测分析服务,提高钒钛技术创新资源利用效率。

  3、探索思考联盟相关机制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通过契约明晰盟员单位的责权利关系,确立投入、决策、风险承担、利益分配、知识产权归属等机制。上届理事会上安排秘书处开展投入产出机制调研,秘书处收集资料做了大量工作,提交了调研报告,但是在目前钢铁钒钛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困境的条件下,没有寻找出适合钒钛联盟的可操作建议,仅从联盟机制体制建设入手,提出了一些思考与建议。(参见P38 钒钛联盟投入产出机制调研报告)

  (二) 联盟专家技术委员会

  1、组织参加“十三五”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科技项目

  围绕国家“十二五” 科技创新规划战略发展规划及钒钛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一是科学谋划,有计划地凝练和储备一批对钒钛产业竞争力有较大提升的项目,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推动钒钛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二是做好已启动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组织推动工作,以项目实施提升研发能力,探索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模式,促进成熟开发技术向产业工程化深度转移。

  2、持续抓好攀西试验区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一是积极跟进第一批项目攻关开发组织管理,推进实施,尽快取得实效;二是针对2015年5月四川省科技厅公布的攀西试验区科技攻关第二批招标项目名单(见表六 攀西试验区科技攻关第二批招标项目名单),组织编制招标文件,做好已经入选项目的招标准备工作;三是组织专家委员会咨询、提炼具有行业共性的核心关键技术,联合科研院所、高校共同策划投标攀西试验区第三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3、探索参与国家钒钛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及技术标准制定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要任务是开展技术合作,突破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形成重要的产业技术标准,实行知识产权共享。钒钛战略联盟在没有行业协会及专业学会支撑下,需研究如何参与开展钒钛产业技术规范、产业技术标准制定等工作。深入研究钒钛产业技术发展趋势,提炼共性技术,提出行业发展规划参考意见,向主管部门建言献策,进而参与钒钛产业国家发展规划制定,为钒钛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直接推动钒钛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三) 联盟秘书处

  1、持续搭建完善钒钛技术交流平台。针对钒钛产业重大技术专题,联合政府、联盟成员单位、专业协会学会等学术组织或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策划组织召开4个全国性钒钛领域技术论坛或技术交流会。(见表七 钒钛战略联盟2015年全国学术交流会议计划)

  2、优化完善优化联盟网页,利用其做好联盟对外宣传、对内组织工作,年内为联盟成员单位提供20期以上《钒钛快讯》等技术资讯。

  3、配合联盟联络组及四川省科技厅等管理部门开展日常工作。开展钒钛联盟平台建设,探索完善组织机制,实施组织运行;整合成员科技资源,通过建立优化联盟信息共享平台、标准平台、技术咨询平台、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等五个平台,形成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平台。

  4、适时召开秘书处工作协调会

  根据需要适时召开秘书处工作会,落实承接2015年理事会工作及专家委员会工作任务,修改补充联盟章程,编制各项契约协议,在提出的调研报告基础上思考如何建立联盟投入产出工作机制,实现各项工作实质对接。

  表六 攀西试验区科技攻关第二批招标项目名单(钒钛部分)

序号

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

1

高性能铁路轨道用钒钛微合金化新产品研制及应用

攀钢集团有限公司

2

高铬型钒钛磁铁矿高效清洁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攀钢集团有限公司

3

输油(气)管线用钛-钢复合板产业化技术研究

攀钢集团有限公司

4

海洋工程用1200MPa级超厚高强高韧耐蚀合金材料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攀钢集团有限公司

5

高纯偏钒酸盐制备与应用技术

攀钢集团有限公司

6

钙化清洁提钒工艺技术推广应用研究

攀钢西昌钒钛有限公司

7

汽车面板全流程工艺控制集成技术研究

攀钢西昌钒钛有限公司

8

年产100吨碳氮化钛基固溶体粉关键技术开发

成都德联微纳科技有限公司

9

100吨级低氧钛及氢化钛粉关键制备技术研究

攀枝花钢企欣宇化工有限公司

10

高档汽车电泳漆专用钛白粉开发

四川龙蟒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11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12

攀西海绵钛用于军工产品的研究开发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17

钛复合板复合技术及应用

金广控股不锈钢集团

18

高品质纯钛带卷热轧、退火酸洗技术研究及应用

四川西南不锈钢有限责任公司

  表七 2015年钒钛战略联盟全国学术交流会议计划

学术交流会议名称

会议主要内容

联合主办单位

主要专家

地点时间

第二届钒钛高强钢开发应用新技术研讨会

1、钒、钛在高强钢中的作用机理研究。

2、钒、钛高强钢的开发。

3、钒、钛高强钢的应用与推广。

4、钒、钛汽车钢开发

1、东北大学

2、联盟各成员单位

1、东北大学王国栋院士团队

2、钒钛联盟技术委员会专家

3、国际钒技术委员会

4、钢研总院钒技术中心

地点:沈阳东北大学

时间:20159月底

第三届钒技术交流会

1、钒提取科学问题与工艺技术;

2、钒精细钒化工产品的生产科学问题与工艺技术;

3、钒产业清洁生产科学问题与工艺技术;

4、钒电池开发及工艺技术;

1、重庆大学

2、联盟各成员单位

1、重庆大学相关团队;

2、联盟技术委会会专家;

3、相关生产企业研发人员;

地点:西昌

时间:201510

 

2015攀枝花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院士行暨攀枝花钒钛(国际)论坛---钒钛金属间化合物学术交流会

通过TiAl等金属间化合物基础研究技术交流,积聚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关注未来可能在TiAl等金属间化合物、钒钛合金等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的前沿科学技术动态,推动攀西钒钛绿色高端材料产业技术进步。

 

1、攀枝花市政府

2、钒钛国家重点实验室

3、哈尔滨工业大学

4、北京科技大学

5、联盟各成员单位

1、钒钛在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石油化工等应用开发领域国际国内相关团队及专家;

2、联盟技术委会会专家;

地点:攀枝花

时间:201511

 

高铬型钒钛矿高效分离提取新技术研讨会

1、 矿相结构、物相组成分析研究;

2、 冶炼还原机制及各组元间作用机理;

3、 实验室工艺模拟;

4、 相关工艺技术开发;

1、 中南大学、东北大学、中科院过程所。

2、 联盟成员单位

1、 国内相关领域专家;

2、 进行相关研究的人员

地点:西昌

时间:2015年底

  第四部分 钒钛联盟探索建立投入产出机制调研

  201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2015年3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意见把激励创新的制度机制保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知识产权制度成为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意见明确提出在完善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下,鼓励构建以企业为主导、产学研合作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这些政策精神未来将进一步优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外部环境,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

  一、 联盟组织投入产出机制现状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我国新型创新组织形式,是在主体各方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有效的联盟中各个成员之间应该存在一种相互依存,互相支撑的关系。但从多家联盟运行情况看,联盟在组织运行、长效发展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相对薄弱,这种新兴产业组织在解决制约创新的金融、知识产权、投入产出等关键体制制度环境方面仍显乏力。

  从科技部委托联盟联络组调研前两批91家试点联盟(分为四个领域)活跃度评分情况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遥感与导航领域14家联盟平均得分66.1分,第一产业领域21家联盟平均得分48.8分,节能环保、能源和生物产业领域26家联盟平均得分45.9分,材料和装备制造产业领域34家联盟平均得分47分。可以看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遥感与导航领域平均活跃度得分较高,这与该领域新兴产业性质有重要关系。

  钒钛联盟划入第三类节能环保、能源和生物产业领域,这一领域的联盟普遍在运行机制上突破不大。其中以企业为主导的联盟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是高校认为企业资金投入不够,企业觉得高校或院所产品研发能力与经验不足。联盟成员间相互依存,互相支撑的力度不够,组织形式松散,推动企业创新的动力和资源配置能力不足,“政府主导、政策推动”的色彩偏重。

  二、 国内联盟已探索建立的投入产出机制

  1、联合投入资金共享开发成果模式

  在有旺盛市场需求的新兴产业联盟中,以企业为主体签署利益分配协议的形式组织联盟内成员进行联合开发,联盟成员分别以资金、设备、技术、人才投入联合开发,开发成果按协议各方共享。这种方式由于汇集了各方的优势,大大提高了成功的可能性,加快了开发速度。且各方共担研发费用降低了各方单个的研发风险。这种投入产出模式在新兴产业联盟中有部分实现,而传统产业及资源利用性质型联盟普遍没能做到。

  汽车轻量化联盟成立初期以一汽、二汽、长安等五家国内整车龙头企业为主,由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吉林大学等12家单位组成,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做理事长单位,秘书处挂靠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联盟选择市场急需汽车减重为突破口,围绕五家企业的同一款车型,跨行业、跨学科组织共性技术攻关。为了突破关键技术,由企业出钱、高校出人共同打造技术开发平台。从2010年科技部给予9000多万立项支持,五大企业又按6000-8000万配套自筹4个亿共同开展研发攻关至2013年结束,实现了汽车轻量化目标。联盟企业获得了技术支撑并调动了积极性,外围相关生产企业争相参加,联盟控制加盟数量,目前核心层成员仅16家,其它多为伙伴单位,属于外围层面,为核心成员服务。如零部件、原材料供应厂家,像钢研总院、宝钢、鞍钢生产厂家都属于外围层。

  2、以知识产权经营分配模式

  通过联盟成员对专利池贡献核心专利的数量、专利的重要程度等因素进行通过授权获得收益的分配,是联盟在知识产权经营中最普遍的利益分配模式。

  尾矿综合利用战略联盟依托联盟成员单位28项推广专利技术建立专利池。通过实施技术转移谋求竞争优势,对企业提供技术信息服务,增加对外许可授权的机会,使“池”内企业获利。在保护“池”内企业专利权的同时,还可遏制被许可方自主研发的势头,维持“池”内企业的技术优势。

  国家半导体照明联盟探索专利运营服务新模式,同多家企业、大学及研究机构签订了专利池协议书,专利池共收到专利将近700件,其中发明专利占47.6%,国外专利占1.5%,PCT发明占1%,实用新型占31.5%,外观设计占18.4%。随着专利运营的理念日渐为国内企业所认识和重视,半导体联盟尝试通过总授权与分授权、收购与投资、专利合作、会员制等进行专利运营,吸引了国内外有专利运营经验的十余人共同参与运营团队,取得了企业对这种模式的认可。半导体联盟还与地方合作,成立专利运营公司,注册资金1亿,预期运营2500件左右核心专利。

  GSM产业技术联盟内部的企业知识产权通过自愿的技术互换获得分配。如因为GSM标准涉及的专利较多,GSM联盟中没有一个公司拥有所有的基本技术专利。为了解决GSM标准中的知识产权问题,摩托罗拉与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阿尔卡特对各自的专利许可证进行限量互换,实现技术共享。

  GSM产业技术联盟还不断推广由知识产权构建的标准体系,成员企业通过产品获得收益。如推广GSM标准在全球的应用,联盟成员使用GSM的知识产权不收取费用,联盟中的20多家大公司持有GSM标准的基本专利,而后来者没有制造关键部件的能力,就必须向这些大公司进行购买。

  TD联盟在这方面探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通过与产业链及相关产业的各企业接触沟通,推动联盟成员对成立专利公司的认同,各产业环节的代表企业达成共识,共同参与专利公司的组建。选择大唐、普天、华为、中兴、联想、腾讯、宇龙、TCL、星河亮点、展讯、电信研究院、中移动作为专利公司筹备组成员。现已经初步完成专利公司的工商注册工作,进入专利公司的组建筹备阶段。

  3、政府主导融资投入模式

  2015年4月初,京津冀地区成立钢铁行业节能减排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政府主导京津冀三地财政投入,组织多家金融机构提供融资,通过综合运用多种金融产品,多家金融服务机构计划提供京津冀节能减排融资额度300余亿元。

  这种政府引导金融机构、企业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充分发挥了金融杠杆作用,缓有效解节能减排企业资金不足状况,促进其开拓市场,提高接单能力。通过资本投入模式创新与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引入,破解联盟组织资金缺少造成的死结。

  三、思考与建议

  当前,从科学技术到产品和市场演进的周期不断缩短,各个传统研发阶段逐渐模糊,技术创新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所需的投入不断增大,更多地表现为多项技术的集成创新和相关产业链的创新。钒钛企业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关键技术突破、工程化开发等成果转化必需的中间配套环节缺失,研发与生产不能有效衔接。近十年,钒钛资源综合提取利用率提升不大,成熟技术向产业工程化转移不多,技术开发难度、创新风险也越来越大,产业进入到发展的关键环节,迫切需要新的风险分担机制。

  如何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发挥支撑和引领产业技术进步的作用,围绕产业链布置必要的资金链,引导联盟内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成创新及工程转化集聚,是我们当前必须面对的问题。

  针对钒钛联盟的现实情况和特点:一是企业少高校科研院所多,主场技术需求仅是单一企业需求,没有形成共同的市场利益合声。钒钛联盟成立之初有五家企业,目前仅攀钢、承德及龙蟒矿业及东佳四家企业为主,其余20多家均为科研院所或高校。二是钒钛产业生产经营状况不尽人意,钒钛产业依托钢铁行业运行,目前基本全行亏损,盟主单位攀钢处于保命经营状态。三是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具有难度大、投入大、周期长的特点,历经五十年的技术开发及大量投入其铁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率仍处于较低水平。据此,建议在联盟内部尝试和探索相关机制,逐步摸索建立科学合理和符合本联盟实际的投入产出机制。初步思考如下:

  1、探索建立钒钛联盟专利池。

  在联盟内部征集有效的钒钛专利建立钒钛专利技术库,由专家委员会确定能否进入专利技术库及入库专利数目,理事会决策专利提供单位利益分配比例。联盟与提供单位签署协议,保证其发明人及单位利益。成员单位可以优先使用两年钒钛专利技术库,使用时协议按约定交纳使用费给专利所有人或单位。通过探索内部有偿使用专利技术库,逐步形成核心专利池对外实现技术溢出。目的是实现联盟内专利优先优惠和共享共用,并有序向社会有偿开放,以体现专利价值,同时为联盟获取一定的收入。

  如果联盟成员有共同意向,联盟秘书处将负责起草职责利益条约及相关管理办法,在联盟内部公示征求意见,与具体单位签署协议后正式实施。

  2、探索建立联盟内部刚性投入机制,形成联盟基金。

  当前国家正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为重要抓手,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和引导企业按照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先行投入开展研发项目,鼓励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与企业共建设立联合基金,实施合作项目。

  按钒钛联盟章程及协议规定:经费来源主要由联盟成员按年缴纳的会费、理事长单位提供的资助、联盟成果转化效益提成、申报国家项目所获经费等四部分组成。联盟向外推广技术成果所带来的利润须提取5-10%归联盟所有,注入“联盟创新基金”。当前联盟内组织的联合技术开发活动主要依靠政府项目投入,其次是理事长单位出资委托成员开展。为加速推进钒钛领域关键技术突破,可否考虑探索设立 “钒钛联盟专项基金”。

  “钒钛联盟专项基金”可按照3年或者5年计划,每年选择一些钒钛领域的关键技术作为突破口,由主要企业投入相当数额(待商定)资金,采用“联盟创新基金”立项快速推进,聚焦共性技术的突破或关键产品推广应用。实现围绕创新链优化资金布置,按产业创新链组织合作创新,实质性推动钒钛关键技术升级。

  3、依托政府搭台建立融资渠道,借助联盟平台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

  今年4月初新成立的钢铁行业节能减排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组织模式上体现了金融机构贷款向新兴产业产业组织创新倾斜的政策,政府主导积极为联盟拓宽资金来源,引导风险投资投向企业产业组织创新。钒钛联盟也应依托借力政府引导金融机构拓展联盟资金投入,逐步开展知识产权质押,科技信贷、融资租赁、创业投资等,探索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市场投入机制。这首先取决于联盟能否发挥产学研一体化创新资源优势,真正成为政府推进攀西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的得力推手。

  目前国家鼓励支持产业联盟、上下游企业及金融机构共同承担开发建设创新类项目。实施多元化政府采购机制和模式,明确将信息、节能、新能源、生物等新兴领域的新型服务模式纳入国家、地方政府采购目录清单,加大政府采购对产业组织创新的支持力度,政府将健全产业组织创新的标准准入机制,建立灵活多样的新兴服务采购支付模式。钒钛联盟如能利用现有的产学研平台及技术资源为各级政府提供服务,可在获得为政府服务机会的同时,借助政府力量及攀西试验区优惠政策形成综合对外开放创新平台,更好推进联盟技术创新工作。

  建议组织以下工作:

  一是钒钛联盟上层领导密切沟通两级政府,邀请政府出席每届会议,参与联盟各项组织活动,获取政府信任;

  二是组织联盟专家委员会为政府提供技术服务,如配合相关部门研究制定《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和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钒钛行业规划、开展行业调查、行业统计分析,如组织专家编制政府项目指南,起草技术标准,推进技术转移等。

  三是承接两级政府组织的钒钛领域会议展览、业务培训、项目评审、咨询评估等服务,提供研发设计、检验检测、大型共用软件、专利标准、质量品牌、人才培训等服务。

  逐步获取政府财政奖励或服务补助,再注入联盟创新基金,反辅联盟技术创新活动。

  第五部份 附件

  附件一 钒钛联盟2014年理事会暨专家委员会会议纪要

  2014年5月20日上午,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河北省承德市承钢宾馆召开了第一届第三次理事会暨专家委员会工作会。联盟常务副理事长、攀钢集团副总经理陈勇主持了理事会工作会。联盟秘书长、攀钢研究院院长唐历主持了专家委员会会议。联盟理事长张大德、副理事长齐涛以及来自全国21家单位40余人出席了会议,承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魏洪如到会致词。

  理事会上,常务副秘书长胡鸿飞代表秘书处通报了上年度理事会纪要落实情况,汇报了第二次理事会以来各项工作情况、提出了下步重点工作计划及理事会研讨事项。专家委员会上,联盟副理事长、中科院过程所齐涛副所长做了“钒钛资源高效利用短流程技术思路及研发进展”报告,承钢集团李兰杰博士做了“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13-2014年总结报告”报告。与会成员就联盟如何开展钒钛技术标准、技术集成、共建技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凝练关键共性技术、梳理设置创新产业链等进行了积极讨论发言,达成了广泛共识。会议纪要如下:

  1、根据联盟第一次理事会会议精神,联盟理事会由副理事长以上单位轮流组织,本年理事会是承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经讨论和征求意见,确定2015年理事会由龙蟒矿冶集团有限公司承办,地点拟定成都。联络员工作会议由理事长单位攀钢集团有限公司负责承办。

  2、会议对拟加入钒钛战略联盟单位申请材料进行了审查,经讨论通过了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加入钒钛战略联盟申请,补充了马彦卿、蒋训雄、王建军代表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出任理事、专家及联络员。钒钛战略联盟成员单位由成立初始18家发展到23家。

  3、会议原则通过了2014年重点工作计划,将继续搭建技术交流平台,组织“第二届全国钒钛钢铁(化学)检测新技术交流会”、“ 2014第三届钛资源综合利用新技术交流会”、“ 第二届钒钛磁铁矿资源开发技术交流会”等3次全国性钒钛领域重大技术交流会。继续以联盟名义组织成员单位联合申请国家重大专项、支撑计划合作课题,并开展后续跟踪推动工作。发挥产学研优势组织成员单位联合参加攀西试验区全球项目招标。

  4、会议一致通过整合联盟内部各单位现有特色、优势科技资源,主要包括钒钛相关领域的技术中心、工程中心,检测分析中心、国家或省市重点实验室,共建共享联盟技术创新研发服务平台。

  5、会议责成秘书处进一步加强相关工作,深入调查分析,研究钒钛联盟投入产出机制,形成更加高效的联盟工作方式,提升秘书处管理能力。

  6、钒钛联盟已纳入科技部试点联盟,将在中国产业战略联盟联络组指导下开展工作。秘书处要加强与联络组沟通交流,知晓国家试点联盟政策环境导向,掌握工作要求,积极争取国家的政策、资金等支持,把握工作重点,持续加强完善联盟组织和运行机制建设,抓实秘书处-联络员-理事会三级管理体系。

  7、建议理事会与专家委员会应区分开,会期可考虑延长至1天。专家委员会由各联盟成员单位介绍一年来在钒钛领域开展的主要工作、取得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适度增加交流互动环节。

  8、联盟应凝练和发布联盟企业的技术需求,以发挥联盟成员单位之间的优势互补和协同作用,使技术需求更具针对性和现实性。

  9、根据专家建议联盟下步将加大对钒钛制品开发应用力度,拓展钒钛在钢铁、铸造等典型加工制造领域应用渠道;通过申报国家项目、自主联合开发等引导优化钒钛提取制造应用上下游产业链。

  10、联盟董事长、攀钢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大德强调钒钛资源提取利用是世界性难题,联盟首要任务是开展联合创新。各联盟企业应该能更加大度和包容,履行联盟会费的基本责任,推动建立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技术创新组织模式。他寄望钒钛联盟体现国家战略,增加联盟凝聚力,增强企业支撑动力,探索联合创新机制,实现创新资源有效分工与合理衔接,促进钒钛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参会人员:承钢集团公司魏洪如总经理、副总经理白瑞国、承钢集团钒钛分公司总经理王文山、总工程师陈东辉,东北大学薛向欣、姜涛,上海大学郑少波,武汉科技大学柯昌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齐涛、郑诗礼、徐红斌,龙蟒矿冶集团张玺、陈厚生,长沙矿冶研究院周光华、曾维龙,河南科技大学魏世忠,重庆大学吕学伟,中南科技大学郭宇峰、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吴萍,清华大学姜海容,攀枝花学院杨绍利,昆明理工大学董燕妮,山东东佳左春梅、王玲玲,攀钢集团公司张大德、陈勇、赵云、唐历、胡鸿飞、王晶、董雅君等。

  联盟秘书处

  二〇一四年五月二十五日

  附件二 关于收取2015年钒钛联盟会费的通知

  钒钛战略联盟各成员单位:

  根据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议书约定,收取2015年联盟会费(企业每年交会费5万元,科研院所及学校每年交会费0.5万元)。请各成员单位按照章程规定,尽快将2015年会费汇入联盟秘书处依托单位—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联盟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将严格按照“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会费管理办法”执行。

  收款单位: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开户银行:攀枝花工行炳支;

  账号:2302328109022107864

  联系人:董雅君 0812-3380515,13808140125

  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处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代章)

  二〇一五年五月十五日

  附件三 2015年拟举办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关于第二届钒钛微合金化高强钢开发与应用技术交流会

  征文通知

  各有关单位: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钢铁工业面临新挑战,亟待全面结构调整。近年来,随着冶金技术的进步及合金化低成本的需求,结合现代化控制手段及冶金新工艺、新技术发展,钒、钛微合金化元素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各种级别的钢材品种设计及质量优化中,为高强钢的经济生产提供了更多工艺技术方案。

  为了提升钢铁产品质量和效益,推进钒、钛钢开发及生产基础理论、工艺技术、产品应用成果的广泛交流,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国际钒技术委员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钒业分会、东北大学、钢研总院钒技术中心、中国金属学会特钢分会微合金非调质钢学术委员会联合,拟于2015年9月在辽宁省沈阳市东北大学举办“第二届钒钛微合金化高强钢开发与应用技术交流会”。会议由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及攀钢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本次会议的主题是:钒钛微合金化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研发进展。

  会议拟邀请国内外相关专家共同交流研讨近年来钒钛高强钢相关领域的最新发展成就,深化基础理论研究与技术创新,推动汽车、建筑、工程机械、铁路工程等领域用钒钛微合金化钢材的持续发展。

  会议将同期举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钒业分会第二届含钒钢优秀论文奖颁奖典礼。

  热忱欢迎该领域生产、科研、教学以及其他相关人员踊跃投稿。

  一、征文范围

  1、钒、钛钢的洁净化控制技术

  2、钒、钛高强钢合金设计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3、钒、钛高强汽车、建筑、桥梁、管线及铁路工程等用钢生产新工艺、新技术

  4、钒、钛微合金非调质钢生产新工艺、新技术

  5、钒、钛高强钢产品质量与性能

  6、钒、钛高强钢中氮含量控制技术

  7、钒、钛微合金化高强钢的开发及应用现状综述

  二、征文要求

  1、论文要求:符合主题,内容新颖,数据可靠,格式见附件。

  2、论文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单位及邮编、地址、联系电话,以便编辑出版论文集,论文请使用word格式。

  3、论文投递地址:请将论文投送到攀钢研究院钒钛新材料所杨雄飞邮箱:1339312183@qq.com,电话13880130902。论文将参加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钒业分会第二届含钒钢优秀论文评选,优秀论文优先推荐《钢铁钒钛》核心期刊发表。会议拟出版第二届钒钛微合金化高强钢开发与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电子版)。

  4、征稿截止日期:2015年8月10日。

  三、联系方式

  攀钢研究院 常军 13808145026 j-chang@163.com

  郭华 13508230306 13508230306@163.com

  东北大学 高彩茹 13840274578 gaocr@ral.neu.edu.cn

  杜林秀 15604009787 dulx@ral.neu.edu.cn

  附件1:投稿论文字体、字号要求

  附件2:投稿论文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示例

  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

  二〇一五年一月十六日

  关于2015年第三届钒产业先进技术交流会的征文通知

  各相关单位:

  全球钒生产原料主要来自于钒钛磁铁矿,按照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 2014年的数据,世界钒资源量为1400万吨(折合为金属钒),中国510万吨,占世界总量的36%以上,居世界第一。攀西钒钛磁铁矿储量达96.6亿吨,占全国的90%以上,其中钒资源占全国的58.8%。经过50年的开发利用,攀钢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钒产品生产基地,技术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钒资源利用、产品开发、工艺技术、装备水平、清洁生产、推广应用研究等钒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与实力,发挥并保持钒产业优势,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拟于2015年9月初在四川省西昌市举办“2015年第三届钒产业先进技术交流会”。会议由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

  会议以钒资源的高效、绿色、可持续开发利用为主题,以学术成果、科技论文及交流研讨为主,将邀请国内研究院所、高等院校、生产企业等的知名院士、教授学者、研发人员围绕会议主题开展专题交流,深入研讨,搭建平台,携手推进我国钒产业持续、健康、绿色发展。

  欢迎国内外从事钒资源综合利用、提取分离、产品开发、工艺技术研究、生产实践、前沿基础研究等领域的科研工作者踊跃投稿并积极参加会议。现将征文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主题

  钒资源的高效、绿色、可持续开发利用

  二、征文范围

  1、铁水提取钒渣科学问题与工艺技术;

  2、钒渣提取氧化钒科学问题与工艺技术;

  3、石煤提取氧化钒科学问题与工艺技术;

  4、钒合金制取科学问题与工艺技术;

  5、钒精细化工产品制备的科学问题与工艺技术;

  6、钒产业清洁生产及废弃物处理的科学问题与工艺技术;

  7、钒铬分离科学问题与工艺技术;

  8、钒电池及电解液制备科学问题与工艺技术;

  9、其它钒产业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科学问题与工艺技术。

  三、投稿须知

  1、符合主题,内容充实,学风严谨,数据可靠,未曾正式发表。论文一律采用Word文本,格式要求见附件。文责自负。

  2、请相关企业、高校、研究院所积极组织撰写论文,并于2015年8月1日前将论文的电子文档发送到会议筹备组zhsunn@163.com 。

  3、本次会议将编制电子版论文集。优秀论文优先在《钢铁钒钛》(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

  四、联系方式

  孙朝晖 0812-3380796,13980347897,E-mail:zhsunn@163.com

  李鸿乂 023-65102469,15922748080,E-mail:hongyi.li@cqu.edu.cn

  杨仰军 0812-3380604,13982323702,E-mail:yangyangjun68@126.com

  附件:征文格式

  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二〇一五年一月二十九日

  2015攀枝花钒钛论坛--第四届金属间化合物学会

  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CMRS-金属间化合物与非晶合金分会成立于2006年。八年来,在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的直接领导下,分会理事会积极承办材料学会交办的学术活动,先后组织了第一届金属间化合物材料国际研讨会(海南)、第二届金属间化合物学会学术研讨会(黑龙江,2013)、第三届金属间化合物学会学术研讨会(宁夏,2014),以及非晶合金的基础问题国际研讨会、IUMRS-TCA国际会议、“非晶合金材料核物理”香山科学会议等学术会议。按照CMRS-金属间化合物与非晶合金分会的计划,拟于2015年11月底在四川省攀枝花市举办第四届金属间化合物学会学术研讨会。本次学术研讨会将与“2015攀枝花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院士行暨攀枝花钒钛(国际)论坛”活动一并举行。

  近年来金属间化合物发展非常迅速,金属间化合物的应用已经获得了重要突破。为提高我国金属间化合物科研水平,推动我国金属间化合物的发展,第四届金属间化合物学会学术研讨会将就我国近年来金属间化合物相关方面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改造和生产应用进行交流;邀请著名专家作金属间化合物发展特邀报告,举办相关产品、设备和技术成果展览及商务洽谈,促进技术与资本的合作,推动金属间化合物的发展。欢迎我国从事金属间化合物及相关领域科研、生产及商贸等业界人士积极向大会投稿和前来参会。论文并非参会的必要条件,欢迎金属间化合物领域学者积极参会交流。会议征文通知如下:

  一、会议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金属间化合物与非晶合金学会

  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精密热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承办单位: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会议组织委员会

  主 席:陈玉勇 哈尔滨工业大学

  林均品 北京科技大学

  郭建亭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陈 光 南京理工大学

  胡鸿飞 攀钢集团研究院

  秘书长:孔凡涛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三、会议地点、时间

  地 点:四川省攀枝花市红格假日酒店

  时 间:2015年11月底

  四、会议征文内容

  1. TiAl、Ti3Al、Ti2AlNb等Ti-Al系金属间化合物结构材料;

  2. NiAl、Ni3Al等Ni-Al系金属间化合物结构材料;

  3. Fe3Al、FeAl等Fe-Al系金属间化合物结构材料;

  4. MoSi2、Mo5Si3、Mo5SiB2等Mo-Si系金属间化合物及其多相合金/复合材料;

  5. Nb5Si3、NbSi2等Nb-Si系金属间化合物及其多相合金/复合材料;

  6. Ti5Si3、TiSi2等Ti-Si系金属间化合物及其多相合金/复合材料;

  7. Laves相等其它金属间化合物结构材料;

  8. 其它金属间化合物功能材料;

  9. 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

  五、征文要求及出版说明

  1)凡符合会议主题,反映我国近年来金属间化合物在科研生产、应用领域最新成果的论文及该领域发展动向的综合评述文章均可参加会议。已发表过的论文谢绝投稿。

  六、会议重要时间节点:

  征文通知 2015年5月20日

  正式会议通知 2015年6月20日

  参会预登记回执 2015年10月15日

  论文摘要截止日期 2015年9月15日

  论文全文截止日期 2015年10月15日

  会议时间 2015年11月底

  论文审稿 2015年9月

  论文录用通知 2015年10月

  论文全文修改稿截止日期 2015年11月15日

  七、会议注册事项

  注册费: 1500元/人

  学生注册费(凭有效证件): 800元/人

  非注册陪同人员:500元/人

  注册费交付方式:

  (1) 9月30日前通过银行直接汇款至(汇款时请注明“第四届金属间化合物学会学术研讨会会议注册费和参会者姓名”,凭银行汇款单参会时直接换取正规发票。):

  收款单位: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开户银行:攀枝花工行炳支;

  账号:2302328109022107864

  (2)参会时交付(条件限制,只收取现金)

  八、会议联系方式:

  电 话:0812-3380568(攀枝花)/0451-86418802(哈工大)

  联系人:贺同正 13982345005(攀研院)

  王晓鹏 13633661095(哈工大)

  地 址: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桃源街90号 攀钢集团研究院

  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〇一五年五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