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卫星遥感系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卫星及其应用作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卫星遥感系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将积极推进小卫星遥感产业的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贡献。

  一、面临的产业技术进步问题

  结合国内外小卫星遥感产业发展趋势,联盟面临的产业技术进步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急需完善的配套政策体系支持

  我国的航空航天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在近年来取得了较快的进步和发展,但单一的卫星种类结构和较低的在轨卫星数量与我们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大国地位极为不符。而小卫星研制和卫星应用业务的发展与国家对航天产业的政策和发展规划密切相关,例如在小卫星研制方面,研制费用高、价值量大、需求结构较为单一,一旦国家调整相关政策和规划,行业中的各企业和机构将受到较大影响,进而影响产业整体进程的推进。

  “十一五”期间,国家部委相继出台了《关于促进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十一五”民用遥感卫星应用技术研究项目指南》及《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等政策,将建设卫星系统、发展卫星应用产业作为高技术重点产业予以规划和扶持。在国家政策的导引下,以往的卫星应用分而散、广而弱的局面逐步改观。

  目前,我国空间应用和航天产业化程度仍然较低,产业链尚不完善,离大规模产业化应用还有很长的距离。因此急需完善的管理体制、税收政策和人才激励措施等政府配套政策体系的支持,以促使产业快速发展和壮大,为国民经济贡献更大的力量。

  2、产业整体技术实力不足

  目前,尚未形成完全依赖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高效且持续稳定的天地一体化卫星遥感技术和应用体系,行业可持续创新能力薄弱,核心专利技术较少,技术进步需要依靠引进国外先进制造技术和管理经验,且引进的技术不能很好的同自主创新和提高产业整体实力结合起来,缺乏核心竞争力。急需通过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开展进行技术合作,突破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提高产业整体技术实力。

  3、尚未形成良好的市场环境

  卫星遥感应用尚未建立起良好的市场环境,市场竞争无序,国产卫星应用还未占领国内市场,境外运营商竞相进军中国市场。军用和民用卫星技术交流不畅、融合程度低,无法实现交叉收益。还没有很好的实现卫星遥感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合理利用,空间信息资源的共享和资源利用率尚待提高。

  二、围绕产业技术进步加快构建联盟技术创新链的途径

  产业技术进步包括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技术的改进和完善。围绕产业技术进步,可通过以下途径加快构建联盟技术创新链:

  1、建议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支持

  技术创新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并承担较大的风险,单纯以市场机制分配的资源较难满足卫星遥感技术发展的需要。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企业技术开发投入普遍不足,而科研院校的开发成果又难以商品化。产学研结合的模式,将使技术进步的五个阶段“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开发成果商品化—新技术扩散”得到有效的整合。

  基础技术的开发及产业整体技术的提升还需要政府的统一组织和进一步扶持。建议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的支持,推进卫星遥感由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形成卫星制造、发射服务、地面设备制造、运营服务的完整产业链。并以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为依托,调动产业链上中下游的科技存量,使联盟成员均能积极参与到技术创新链的构建中,以加快联盟技术创新,促进产业技术进步。

  2、建立完善的联盟技术创新体系

  完善的联盟技术创新体系是构建联盟技术创新链的重要支撑。以国家发展战略及“十二五”规划为依据,在联盟理事会的组织下,由专家咨询委员会和相关成员单位进行研讨,进一步优化联盟技术发展的主攻方向和重点领域,以形成科学、规范、可操作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联盟各成员单位的任务和分工,促进联盟技术创新链的构建,并形成运转有序、高效的联盟技术创新体系。

  3、优化联盟组织管理机制

  产业技术进步在宏观层面上更强调组织管理技术的改进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完全承担起协调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任务有一定难度。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及绩效考核机制,并依托政府部门对重大产学研合作项目进行跟踪和评估,引导联盟的技术创新方向同国家战略发展及区域经济发展相切合。

  可以将知识产权作为解决利益分配机制问题的中心环节,运用市场经济规则建立持续稳固、有法律约束和保护的合作关系,使得联盟各方在技术创新、利益分配、风险承担和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责、权、利得到进一步明确。

  通过制定联盟内部产学研间的人才柔性流动政策,一方面,可以激励高校教师、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到企业兼职;另一方面,也可以鼓励企业家、工程师到高校兼职教学,到科研机构挂职,加强三方人才相互间的流动,促进人才优势互补。此外,还可以通过人才引进等方式,促进形成联盟优秀的人才团队。

  三、加强联盟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建设的方法

  1、完善联盟组织和制度建设

  进一步完善联盟理事会、专家咨询委员会的组织建设,加强常设执行机构秘书处的专职化建设。完善联盟《章程》、《联盟经费管理办法》等联盟运行管理必需的制度及相应的工作规则和流程,使得联盟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按期召开联盟大会、理事会和专家咨询委员会会议,加强联盟内部的沟通和交流。

  2、组织技术交流和培训

  以联盟名义组织召开由联盟成员代表及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参加的技术交流研讨会、对外合作交流活动及技术或管理方面的培训,加强联盟资源整合和成员交流,共商核心关键技术和产业发展战略。

  3、加强联盟宣传

  通过发布联盟简报、建立联盟网站等方式,向联盟成员传达上级主管部门的精神和指示,通报联盟工作情况和各成员单位的科研成果等,加强联盟内部交流及对外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