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一、联盟面临产业技术进步问题

  柑橘是世界第一大水果,柑橘及其制成品国际年贸易额232亿美元,是仅次于小麦、玉米的第三大国际贸易农产品。中国是世界柑橘第一生产大国,面积(216万公顷)和年产量(2521万吨)均居世界第一位,全国有19个省市的100个柑橘大县种植柑橘,涉及农村人口达1.82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柑橘加工企业约1000余家,年加工能力500万吨以上,职工数量达 6万人,年销售收入50多亿元。

  我国柑橘加工产业近年虽取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主要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1)传统加工工艺能耗大、废水排放多污染环境

  传统柑橘罐头生产使用酸碱脱囊衣,吨耗水量达60t左右,排放的大量酸碱废水污染环境,而且NaOH中重金属残留影响了产品的安全性。以劳动密集型生产为主,机械化水平较低,导致效率低下并难以保证卫生质量。

  (2)柑橘汁加工严重滞后,橙汁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虽然我国柑橘产量居世界第一,橙产量居世界第五,但2008年柑橘浓缩汁年进口量仍超过5万t。目前国内柑橘汁加工业存在出汁率低、脱苦技术落后、市售产品掺假现象严重等问题。

  (3)皮渣几乎没有得到综合利用

  柑橘综合利用率低,只有2~5%,占柑橘全果重40~60%的皮渣已经成为国内柑橘加工企业的头号难题。全国每年柑橘皮渣量高达1000万吨,除少量用于加工陈皮外,皮渣中果胶、黄酮等功效成分未能得到合理开发,资源价值未得到充分发掘。国内食品、药品、化妆品等行业大量需要的柑橘类黄酮、高档柑橘果胶、香精油等基本依赖进口。

  (4)加工原料专用品种少、标准化和规模化程度低

  我国在柑橘无病毒苗木繁育技术、标准化丰产栽培技术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存在柑橘品种结构不合理,鲜食品种占80%,加工品种占20%,大多集中在11月份左右上市,且供应周期只有3个月,而国外达8个月左右,落后于市场与产业发展的需要。

  二、围绕产业技术进步加快构建技术创新链

  探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集成和共享技术创新资源,加强合作研发,突破柑橘加工技术的共性、关键技术,加强新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搭建联合攻关研发平台;开展技术辐射,培育柑橘加工重大技术及产品创新的产业集群主体,使联盟成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柑橘加工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于种植业,存在加工技术落后、产品档次低、综合利用率低等问题,在科技部等部门的支持下,联盟采取“企业提出技术问题→政府与企业共同立项→科研院所小试→企业与科研院校中试→龙头企业试应用→全行业推广”的模式对柑橘产业关键技术进行联合攻关,成功解决了制约柑橘加工产业发展的节水降耗、酶法去皮和脱囊衣、橘瓣速冻保鲜、皮渣综合利用等十多项关键共性技术难题,为企业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十二五”期间,联盟将坚持大力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实现科研院校与龙头企业、龙头企业与原料基地的对接,让橘农与加工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助推柑橘产业跨越式发展。主要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构建产业技术创新链:

  (1)大力发展柑橘果汁加工业,取代进口

  针对澄清柑橘汁酸苦味重、果汁加工易褐变、混浊柑橘汁带肉饮料稳定性弱、澄清和浓缩过程中出现胶凝化等问题,运用瞬间剥皮榨汁、真空闪蒸浓缩、高效酶工程等现代食品工程高新技术改造现有柑橘果汁加工工艺,保证传统的冷冻浓缩橙(橘)汁和新兴的非浓缩还原橙汁产品的色泽和稳定性,取代冷冻浓缩橙(橘)汁进口,形成品种多样化、产品优质化、产业低碳化战略格局,提升我国柑橘汁产业综合技术水平。

  (2)加工型高产优质品种筛选和标准化丰产栽培技术

  优化布局,调整结构。通过加工型品种筛选及引进,调整早中晚熟品种比例,扩大加工型品种种植面积,加快专用原料基地建设。

  推广优质丰产栽培技术,实施标准化生产。实施标准化、规模化、区域化优质生态丰产栽培,提升商品化处理水平,基本实现柑橘加工企业生产原料的周年供应。

  (3)着力研究节能降耗绿色工艺

  采用酶工程技术取代传统柑橘酸碱脱囊衣,大幅降低生产用水和废水排放。运用膜工程技术和生物技术等优化桔瓣罐头用水生产工艺,实行水资源循环利用,降低废水排放。同时,开展脱囊衣橘瓣大容量软包装贮藏和相配套的高效杀菌、无菌灌装新技术研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安全性。

  (4)突破皮渣高值化综合全利用技术

  采用现代生物技术、高效绿色提取分离技术和多学科交叉工程技术,从皮渣中连续提取分离香精油、黄酮、果胶等高附加值功能性成分;以残渣为原料,研制开发包装材料、能源基质以及发酵饲料等产品,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综合利用效率,实现皮渣效益最大化和100%全利用。

  三、联盟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建设

  联盟的管理组织由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专家委员会和秘书处组成。同时,组建顾问委员会,对联盟技术研发与产业发展提供咨询与指导。

  pic10.jpg

       理事会为联盟决策机构;专家委员会为理事会咨询机构;秘书处为联盟常设执行机构。

  (1)理事会

  理事会由全体理事组成,理事由全体理事单位法人代表或推选的技术负责人担任,全体入盟单位均为理事单位。由常务理事会推选理事长1名、副理事长若干。理事代表所在理事单位履行义务、行使权利。

  本联盟暂不接受自然人为理事。每个入盟单位可以有多名担任理事或常务理事,但不得有多人担任副理事长或理事长。

  理事会是联盟内各项工作的最终决策者。确定联盟技术研发方向与重点工作任务,决定理事会各机构的设立和工作安排,协调资金筹措、使用、成果转化及收益分配方案等重大决策事宜。

  (2)常务理事会

  常务理事会是理事会闭会期间的执行机构,向理事会负责。常务理事由理事会推选产生。负责日常重要事项的决策,监督执行本联盟章程和理事会决议。

  (3)理事长与副理事长

  理事长由理事会从常务理事中推选产生并任命,是本联盟的最高决策人和组织人,对外代表本联盟行使职权。

  副理事长由理事会从常务理事中推选产生,由理事长任命,协助理事长管理联盟事务,根据理事长办公会的分工安排管理相关事务。

  (4)顾问委员会

  顾问委员会主要由联盟单位外技术专家组成,经常务理事会讨论决定组成人员,由理事长聘任。顾问委员会为联盟的重大科研、产业化项目和发展思路进行前期咨询评议;接受联盟常务理事会的咨询,就联盟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建议;对联盟发展战略、技术方向和工作规划提出意见和建议;向联盟就国内国际柑橘加工产业问题进行跟踪和超前性研究等问题提供资料和信息;积极促进中外专家和咨询机构间的交流,开展柑橘加工产业国际合作研究。

  (5)专家委员会

  专家委员会为柑橘加工产业发展中的有关重大问题解决提出方法和建议,指导产业的技术发展方向与工作重点、指导制定产品和技术标准、对柑橘产品安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由理事会讨论决定组成人员,常务理事会聘任。

  (6)秘书处

  秘书处为联盟的常设办公和执行机构。设秘书长一名,由理事长任命并直接受理事长领导。

  (7)基本运行制度

  联盟已建立项目、经费、知识产权等管理制度,并约定由联盟理事长单位——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作为联盟对外承担责任的主体,代表联盟与相关政府管理部门签订科技计划项目任务书等文件;联盟对外签署的其他文件可由相关联盟成员就具体事项,共同出具授权委托书,委托联盟理事长单位签署。

  但联盟在约束力、协调力方面有待加强,希望国家能出台相关文件;联盟日常运行经费目前主要由理事长单位和部分企业自愿承担,其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